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列為“七個聚焦”之一,將“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之中,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的使命擔當、全國各族人民對建設文化強國的熱切期盼。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民族復興偉業。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首先應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一方面,應不斷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供學理支撐。另一方面,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深化網絡管理體制改革、整合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職能、推進新聞宣傳和網絡輿論一體化管理,完善輿論引導機制和輿情應對協同機制,為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夯實制度基礎。
優化文化產品供給,健全文化產業體系
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這就需要探索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搶占文化創新發展的制高點。
要分領域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推動數字化技術賦能,推廣“數字敦煌”、清明上河園等成功經驗,搭建文化科技融合場景創新平臺,超前布局智能景區、智慧博物館、智慧劇場等文化科技融合基礎設施,圍繞文化設施擴容升級,開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全息影像、區塊鏈等領域補鏈強鏈行動,縮短文化產品生產周期,擴大文化產品傳播范圍,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模式變革。
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培育文創產業與旅游、商貿、體育、建筑、制造相融合的數字文化產業集群和區域文化產業帶。依托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等重大文化工程,圍繞沿線自然人文風景開展巡演展演、賽事節會、大型演藝等活動,將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特色文旅產品,以多元化文旅體驗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優化文化要素供給,健全文化市場體系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破解文化資源配置市場準入設置不合理、文化要素流動不暢通等問題,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進文化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三中全會強調要“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要堅決破除文化市場準入隱性壁壘。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互聯互通,強化文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促進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文化市場要素合理流動,培育更有活力的市場經營主體和消費群體。深化文化領域國資國企改革,培育國有大型文化企業集團,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資本依法進入文化產業,深化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推動文化企事業單位基于文化大數據催生集約高效的內容生產和數智化傳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要加強文化法治建設。知識產權是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關鍵,文化新業態使知識產權在文化市場運行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應加強文化領域的共性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有效銜接版權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強化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的版權保護和經營開發。
優化文化服務供給,推動城鄉一體、區域協調的文化發展
文化發展的數智化趨勢使中西部文化產業可以跳脫區域分工的窠臼與區域產業梯次轉移的路徑依賴,還可以網羅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意人才,從而有助于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有助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
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補足鄉村文化設施短板,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向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斜,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加速“下沉”。
要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建設區域文化產業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促進公共文化資源的有效流轉和公共文化設施的協同治理,推廣“798”、首鋼文創產業園等成功經驗,盤活老舊廠房、工業遺產資源、特色小鎮等存量資源。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發展智慧圖書館、智慧博物館、數字出版、遠程教育、云展覽、云閱讀、云視聽,不斷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