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日,央視新聞曝光了一批租借執照開店,用假地址、假照片成為熱銷高分店鋪的“幽靈外賣”店鋪。其中,在兩家外賣平臺上,使用“京門樓”的地址和證照開設的外賣店鋪竟有40多家。
點外賣不能成為“雙盲試驗”
你點過多少“幽靈外賣”?對于廣大外賣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靈魂拷問,因為點外賣多數時候就是一個“雙盲試驗”,消費者與經營者互不知情。除非曾親臨實體店,否則,消費者僅從外賣平臺獲得的店鋪證照、圖片、銷量、評分等信息下單,“踩坑率”還是蠻高的!詳細】
應當看到,由于壓縮了房租和人力成本,部分“外賣店”餐品的定價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然而價廉不代表物美,餐品預制、環境衛生、食品安全、證照資質等缺陷困擾著行業發展,個別無良店鋪也敗壞了整體形象!詳細】
“幽靈外賣”源于平臺審核失靈
試問,“幽靈外賣”如何通過了平臺審核?既沒有動態監測商家照片跟現實是否一致,也不對各家商鋪上傳的開店資質查重,平臺審核豈不是形同虛設?一家家來歷不明的店鋪,甚至能高居平臺“放心榜”前列,根本原因在于平臺審核失靈!詳細】
其實,2018年開始實施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網絡餐飲行業進行了規范,明確了“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義務、食品安全監測的部門等。實施6年多,成效幾何?從效果倒推,愿景與現實之間還有不小距離!詳細】
齊抓共管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從加工到餐桌,產業鏈條長、環節多,業態種類豐富,相關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眾多,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多年來,各方為了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下了很多功夫,今天,我們不能讓這些成果在某些環節被打開缺口!詳細】
取締“幽靈外賣店”并不難,難的是實現外賣行業的整體升級。一方面需要市場監管部門打破信息壁壘、加強線上線下監督。另一方面也要鼓勵行業上下游自查自糾、相互監督,完善消費者舉報機制,多管齊下才能讓“幽靈外賣”無所遁形!詳細】
。ㄒ陨暇C合工人日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北京晚報)
V視角:
@義:管不了別人,自己應該好好做飯。
@永源:平臺抽成大,外賣商家沒有利潤,怎么賺錢?
@磊磊:我送過外賣,以后就不點外賣吃了。
@后山人:實在要點外賣的話,只點自己去過的店,或者有堂食的店。
@望穿秋水:要對個案“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有圖未必有真相,這話在外賣行業同樣成立!坝撵`外賣”都不敢以真面目示人,食品安全能有保障嗎?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平臺管不住“幽靈外賣”,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罰款也好、封店也罷,相關部門不妨以此事件為切入點,捋清“幽靈外賣”黑色鏈條上的每一環節,逐一解決問題。如此,才能讓消費者放心點外賣。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