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日前,《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草案)在民政部網站全文公布并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草案的規定,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都不再需要戶口簿,也取消了過去對登記地域管轄的規定。
回應期待 省去奔波之勞
圍繞“結婚登記需要戶口簿”的爭議由來已久。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戶分離現象較為普遍,長期外出工作、生活、學習的人們回戶籍地辦理婚姻登記,不僅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也面臨很多不便。【詳細】
“全國通辦”“不再需要戶口簿”,其背后傳遞的信號清晰而明確,那就是真正將婚姻還原為個人事務。對此,可以從兩個維度理解:一是“公共影響”的壓減,“屬地”的框不再成為戀愛男女修成正果的阻礙;二是“家庭影響”的收縮,結婚登記不再需要戶口簿,領證在很大意義上全憑新人們自己拿主意。【詳細】
信息多跑路 數字政務結碩果
此次草案的修改,回應民意、支持年輕人追求“婚姻自由”訴求的背后,是數字政務結出的碩果。在實現全國數據一張網的情況下,雙方的婚姻狀況可以聯網查詢,提供戶口簿已經沒有必要了。草案取消了過去對登記地域管轄的規定,也是基于同樣的原因。【詳細】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自2021年6月1日起,民政部就在部分省份部署開展了內地居民結婚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相關負責人表示,“跨省通辦”實施以來,打破了長期存在的地域和部門間的政務數據共享壁壘,實現了婚姻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全國聯網審查,暢通了涉婚姻信息流動,推動了電子政務服務創新。【詳細】
登記方便 婚姻不可隨便
值得注意的是,婚姻登記更便利了,并不意味著婚姻可以隨意。婚姻始終是人生大事,對一個人的生活、雙方家庭影響重大。幸福和諧的婚姻,需要愛情的灌溉,也需要父母親友的祝福。享有婚姻自由的權利,更要懂得婚姻不僅僅是一紙證書,還是一份責任和承諾。【詳細】
從20年前的《婚姻登記條例》取消單位開具婚姻狀況證明,到修訂草案提出結婚和離婚登記都不再需要戶口簿,可見隨著社會和觀念的進步,婚姻越來越變成個人化的選擇。用社會學的術語說,這是一種“脫嵌”:一邊“為自己而活”,一邊“為自己負責”。作為一項人生大事,婚姻的復雜性在于,涉及個人權益、財產分割等多重議題,盡管有制度兜底,也始終需要慎重對待。【詳細】
(以上綜合南方日報、廣州日報、揚子晚報)
V視角:
@微笑and感恩:真正美好的婚姻,感情和責任一個都不能少。
@不知道叫啥:流程簡化有什么不好的呢?至于婚姻好不好,屬于婚戀教育、家庭倫理的范疇,跟登記程序有多大關系呢?
@-東東er-:我擔心我女兒大了,不懂事拿著身份證就跟“黃毛”結婚了怎么辦?
@再吃一口就減肥:能領證的都是成年人,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當下社會,人口自由流動是常態。適時取消婚姻登記的地域管轄和戶口簿限制,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得便利,體現了公共服務以人為本。登記流程簡化,旨在降低登記成本,讓很多人不用再“為愛奔波”,并非鼓勵隨便結婚離婚。換句話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應該慎重對待婚姻大事,這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