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新華社報道,記者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7省市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建筑垃圾處置工作存在明顯短板,跨區域非法傾倒問題多發頻發、屢禁不止。其中,2021年至今,僅浙江省查處的杭州市工程渣土等建筑垃圾跨市非法傾倒案件就有1199起。另據近日《人民日報》報道,在上海金山區,生態養豬場將每天生成的數千立方米沼氣進行分離、純化,得到高純度甲烷,為城市燃氣管網供氣;浦東新區一污水處理廠實現“制氫—儲氫—熱電聯供”全鏈條應用,將污水的綠色價值“吃干榨凈”。
跨區域傾倒垃圾已經不是新鮮事,除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還不乏工業危廢垃圾。此類事件頻頻引發公眾不滿,其中,有的是對垃圾流入地監管失靈的不滿,有的是對垃圾流出地“以鄰為壑”的指責,有的是對非法傾倒垃圾可能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公共衛生造成惡劣影響的擔憂,以及對此類問題多年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失望。
跨區域傾倒垃圾屢禁不止,首先是有關地方的發展理念錯位、環保意識落伍,監管部門對非法傾倒垃圾的處罰力度較弱,相關主體非法傾倒垃圾的代價較低,從而形成一種負面激勵。其次是一些地方尚未就建筑垃圾等問題的治理制定工作規劃,或者相應機制并未有效落實。按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相關部門應建立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制度,而有的地方并未落實上述要求。再次,非法倒垃圾現象點多、面廣、層級多,監管觸角難以及時發現,有時甚至失守。此番通報顯示,一些案例中存在偷運偷倒垃圾四級利益鏈條,有關部門卻多是罰款而未追溯源頭。
為遏制跨區域傾倒垃圾亂象,盡管有關方面和一些地方持續努力,但并未取得預期效果。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的當下,垃圾處理越來越成為擺在諸多地方面前的一道考題。
一些地方“點廢成金”、變廢為寶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一來,城市治理的難點堵點,往往正是產業創新的切入點。比如,江蘇常州扶持并依托一些企業利用環境技術新裝備,實現工程渣土的現場處置,碎料可用于就地鋪路、制造透水磚、預拌混凝土等,使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約95%,從垃圾源頭減量。二來,發揮技術優勢和創新力量,“四兩撥千斤”。比如,不少地方借助合成生物技術,通過細菌發酵繁殖,將工業尾氣轉化為生物乙醇及新型飼料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等等。
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垃圾處理是一場選擇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的較量。將垃圾直接倒掉,成本低、簡單易行,但長遠看,則面臨垃圾消納點不足與垃圾產生量巨大的矛盾,由此可能引發非法傾倒垃圾現象屢禁不止,甚至因此背負的法律風險、生態修復代價更大。而“教科書式處置垃圾”的案例則可以在最大限度消化當地垃圾的同時,將其轉化、發展為新的產業賽道和經濟增長點——何去何從,考驗著一個地方的發展理念、眼光與魄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我們知道,并非所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垃圾都能實現高水平資源化再利用。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我們要做的,更多是從現實探索中尋找更多變廢為寶的途徑與可能,把對廢棄物的價值“吃干榨凈”培養成為一種自覺,拓寬低碳循環經濟的賽道,讓更多領域的資源擁有可以再利用的機會。這是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時代的必答題。
“垃圾圍城”之下,沒有誰是安全孤島。從“以鄰為壑”式處理垃圾轉變到“點廢成金”式資源集約化再利用,中間難免會有不少障礙要跨越,但我們必須盡早邁出堅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