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寒風凜冽,老人街頭打車難令人揪心。據媒體報道,老人在街頭揚招出租車的成功概率很低,即便是在一處專門的出租車揚招站,不少顯示“空車”的出租車也鮮有停靠。
招手不停,老人打車難如何破解?
將心比心,如果路邊招手打不到車的老人是我們家中的長輩,我們肯定會感到憤怒。再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自己是出租車司機,在網絡訂單與路邊招手的老人之間,會如何取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評很容易,而切實解決問題很難。【詳細】
要徹底解決老人打車難,不妨先問一問打不上車的老人,知道一鍵叫車功能、找得到揚招站張貼的打車電話嗎?不妨再問問出租車司機,那些行動緩慢的老人,是師傅們普遍搶單的對象嗎?此外,包括出行在內的多個智能軟件,雖然都上線了老年版,但用戶使用前仍免不了注冊、登錄、授權、認證等一番操作,基本上每一個步驟都會勸退一撥老年人。【詳細】
填平數字鴻溝,呼喚更周到的適老化服務
各方努力填平數字鴻溝,方向沒錯,但僅僅朝這個方向努力還不夠。比如,部分老人根本不使用智能手機,他們的需求又如何滿足?對此,上海做出了積極探索。日前,上海一家出租車公司宣布成立安心巡游車隊,公司不收取份子錢,司機不接網約單,只做揚招和電調業務,真正做到“揚招必停”。此舉值得其他城市借鑒。【詳細】
讓打車重新成為老年人稱心的出行方式,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司機等多方聯動。數字鴻溝是一道技術鴻溝,更是知識和心理鴻溝。在智能服務呈現頁面被簡化的同時,需要更多人幫助老年人完成最基本的注冊登錄步驟。出租車司機則應踐行尊老愛幼的美德,多照顧老年人的出行需要。【詳細】
智能化時代,別讓老人成為“數字棄民”
2016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統籌發展巡游車和網約車,實行錯位發展和差異化經營,為社會公眾提供品質化、多樣化的運輸服務。其中,揚招服務應有一席之地。“揚招必停”是一種出行方式,更是一個城市營商環境、人文情懷的體現。無論時代怎么發展,都不該讓老人淪為“數字棄民”。【詳細】
有老人在受訪時表示,“太懷念出租車招手就停的時代”。他們懷念的,不僅是那時的簡單和便捷,還有訂單不需被對比、打車從容有序帶來的幸福感。無論線上線下,老人招手打車,不該總是打不通的堵點和痛點。【詳細】
(以上綜合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燕趙晚報)
V視角:
@Taoran18:曾經帶著兩大包剛熬好的中藥去打車,招手沒有車停,只好去坐公交,還怕中藥燙到其他人,非常尷尬。
@琨少2014:這個問題也應該聽聽司機的心聲。
@坐觀垂釣:我們都會老,都有跟不上時代的一天,要盡快幫助老年人填平“數字鴻溝”。
@一葉知秋: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希望愛老助老的服務越來越健全。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老人招手打車難、司機不愿空駛嫌麻煩,已經成為一個難解的癥結,這也說明我們社會的適老化改造還不夠細致。當然,填平數字鴻溝,將愛老助老服務做得再扎實些,不是單單依靠哪一方力量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聯手,形成合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科技向前發展,為“離線”老人多做一點、多想一點,彰顯著社會的溫暖、城市的溫度。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