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認為,只要不是“咸”得慌,“囤鹽”真沒什么必要。躁動中,不妨留一份清醒、多一些淡定。但愿今后,“囤××”的風潮能少一些。
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日本正式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這讓不少人恨得“牙癢癢”。
另一邊,熟悉的劇情出現了。國內部分市場出現“搶鹽”的現象,一些人又開始“囤鹽”了。這個“又”字讓人唏噓不已,各位10多年前囤的鹽用完了嗎?太陽底下無新事,那就再啰嗦幾句。
一些人之所以“囤鹽”,主要是害怕“買不到”。一方面,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部分國家的民眾對于海鹽的需求量增加。就我國來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另一方面,中鹽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食鹽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其中井礦鹽占比95%、湖鹽占比4%、海鹽占比1%。中鹽集團在全國有完善的產銷企業布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同時,中鹽集團也具有完備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和食鹽安全風險評估體系。也正因此,事情發生后,不少地區的商務局及時發出提醒: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即可。
了解了這些,或許能讓一些人放棄搶鹽的念頭。說白了,食用鹽又不是“卡脖子”的商品,大家怎么會買不到呢?
還有部分人“囤鹽”,是因為聽聞吃碘鹽可以防輻射。對此,筆者多方查證,也找不到權威的證據。一些專家表示,食鹽里碘的含量很低,而且碘酸鉀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鉀,市民就算吃很多鹽,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輻射效果,即使是碘片,對阻斷除放射性碘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質也沒有作用。同時,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過量吃碘鹽或碘片,對身體有害無益。
“囤鹽”還反映出一種從眾效應,也就是“跟風”。這是人性使然,可以理解。普通人的定力沒那么強,談“核”色變很正常。更重要的是,食用鹽的價格,普通人都消費得起,看見其他人買,自己便也想“湊一手”。從這個角度講,適度“跟風”無傷大雅,但極個別人“大包小包往家運鹽”就有點兒貽笑大方了。再好的東西也有保質期,商品過期后浪費掉的不還是自己的“血汗錢”嗎?
日本悍然將核污染水排海,我們當然應該嚴正表達我們的憤慨。但毋庸諱言的是,一些自媒體也瞅準時機,充分拿捏住了公眾的情緒價值,跟風操作,甚至通過虛假夸大的不實信息來賺取流量,這讓一些人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恐慌性的“信息繭房”之中。在核輻射檢測儀、防輻射服裝、相關藥物等產品的商家賺得盤滿缽滿的同時,還不知道有多少國內的餐飲企業會受到連累。
顯然,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至于如何應對,筆者講兩點意見供大家參考。一是相信政府和權威機構。事情發生后,我國海關總署第一時間就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包括食用水生動物。之后隨著事情的發展變化,還會有權威部門及時作出提示。二是做好自我防護。對于普通人來說,買商品時不妨看一下來源或產地,去某些地方或吃某些產品時可以更加謹慎一些。
話說回來,只要不是“咸”得慌,“囤鹽”真沒什么必要。躁動中,不妨留一份清醒、多一些淡定。但愿今后,“囤××”的風潮能少一些。(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極其惡劣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生態欠賬遲早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