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夜間門診的患者,請及時關注屏幕上的叫號。”每天17時之后,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樓內就會響起這樣的提示音,雖然已經到了平時的下班時間,但門診樓里依然還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就診。北京協和醫院已有28個科室提供夜間門診服務,以方便患者錯峰就醫。當前,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都在推進夜間門診建設,越來越多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陸續推出夜間門診。(7月12日《科技日報》)
此前,醫院門診的上下班時間,與大多數上班族的作息時間類似,也都是“朝九晚五”模式,這種工作規律給上班族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如果白天看病,就需要請假,或者拖到周末再去醫院。“夜間門診”則是一種新型的醫療服務模式,通過調整醫療資源,延長就診時間,為上班族提供了更靈活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引導患者錯峰就醫,緩解白天門診壓力,同時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現在各地醫療資源非常緊張,很多醫院每天人潮涌動,問診、檢查、拿藥都要排長龍,往往患者看一次病,就要等候幾個小時。對于上班族、學生,以及需要兒女陪伴就醫的老人來講,白天排隊看病,就有些不太方便。而且,隨著各地城市社會經濟繁榮發展,“夜經濟”逐漸升溫,市民的夜生活愈發豐富多彩,人們的作息時間發生變化,相對應的夜間問診需求,也隨之增加了。
醫療機構開展“夜間門診”,能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讓夜間就醫不再困難,不僅能夠滿足患者的看病需求,也能夠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夜間門診”體現了醫院對患者的尊重和關愛,將門診時間延長到晚上,可以讓患者在最適合的時間得到治療,減少排隊時間,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醫院通過優化就診流程、提高服務質量等多種方式,讓患者感受到更多的關懷和溫暖,亦有助于提高社會大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推行“夜間門診”,對醫療機構也是一個新的挑戰,需要重新調整各科室的作息表,安排醫護人員值班,以應對夜間問診需求。目前各地醫療資源普遍緊張,醫護人員人手不足,開展“夜間門診”服務,會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增強工作壓力。因此,醫院應結合患者的實際需求,合理設置“夜間門診”的時間、地點和科室,避免浪費醫療資源,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要兼顧醫務人員的感受和利益,合理安排輪休和假期,通過排班、績效等方式切實保障他們的權益。并對夜間門診的醫護人員采取合理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夜間門診”工作,提高“夜間門診”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