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日前,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了《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其中,關于不再對設攤經營、占道經營等全面禁止的規定,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路邊攤”為城市經濟助力
作為一種邊緣性的城市經濟活動,路邊攤對于民生和市民生活的便利,都有著直接的好處。同時,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對它的包容,更是刺激消費,留住城市煙火氣的務實之舉。因為設攤經營相對來說門檻較低,且成本較低,也有助于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詳細】
立法為“路邊攤”解禁是留住城市煙火氣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放管服” 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內在要求。期待此舉能夠為城市生活、城市經濟助力加油,為優化市容環境提供法治基礎。【詳細】
從地攤經濟中感受創新活力
此前中央文明辦已經明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占道經營、流動商販等不再納入考核;《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等規定也已明確,在劃定區域擺地攤無須營業執照。這些都為“路邊攤”的回歸和今后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理由和政策支持。【詳細】
如今的地攤經濟,已經成為新的城市經濟形態,它理應在城市空間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在不少城市,都可以看到年輕人利用汽車后備廂擺攤的現象。城市地攤,可以說是創業、創意的孵化地。對“路邊攤”因地制宜地予以包容、規范,為它們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間,也是平衡市容與民生、經濟、創新的務實之道。【詳細】
精細化治理要靠法治支撐
對社會治理而言,“一律禁止”很容易,但副作用往往也不小,更理性、科學,更精細化的舉措才有可能照顧到各方利益,進而實現多贏。支持“路邊攤”,應該立法先行,以法規保障“路邊攤”合法經營,能給市民帶來更多信心。【詳細】
新版《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恰恰是以法治化的形式,將戶外設施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全領域許可”模式調整為了“許可+備案”的分類管理模式。基層是城市治理的基礎所在、重心所在。讓精細化治理成為常態,離不開強有力的法治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鑒。【詳細】
(以上綜合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東方網)
V視角:
@Luna的阿姨:城市需要煙火氣。
@胡須a爸:這就對了,要多創造就業機會。
@好懷念那夏天2018:我要去賣煎餅果子。
@能玩就不演:食品安全還是得多上心。
@桐鳶:注意及時處理垃圾。小時候雖然“路邊攤”多,但是路面也很臟。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路邊攤”可以有,同時“大監管”也得跟上。發展地攤經濟的同時,還要統籌兼顧,無論食品安全、環境衛生,還是公共秩序,都應該得到有效保障。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鏈條監管,正是精細化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而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各方形成的正向合力也不可或缺。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