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梁瑜認為,一季度國民經濟能夠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保持總體平穩運行,非常不容易,彰顯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也堅定了人們對未來的信心。
經濟穩,則人心穩、大局穩。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也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季度國民經濟能夠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保持總體平穩運行,非常不容易,彰顯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也堅定了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從發布的數據看,中國經濟穩的底盤依然堅實。
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蹄疾步穩。消費“壓艙石”作用顯現,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9.4%,比上年同期提高18.7個百分點。隨著疫情影響逐步得到控制,消費恢復態勢有望持續。投資較快增長,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5%。隨著我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行業創新發展的勢頭將增強,有利于帶動產業投資增長。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7%。隨著世界經濟復蘇、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外貿新業態將快速發展。
同時,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壯大,綠色低碳產品、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等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當然還應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沒有改變,一些不利因素也在復雜演變,我們對挑戰考驗還要有充分的認識。
比如,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6.0%、5.2%,反映出大學生群體就業壓力尤其突出。這同時也表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有所增加。
從全年看,今年我國確定了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對于一個總量達114萬億元的經濟體來說,5.5%的經濟增量,相當于5年前增長7.4%、10年前增長10.5%。在內外形勢發生新變化的當下,完成這個目標,要求我們更加奮發有為、善于作為,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
事實上,4月份以來,各地正積極實施退稅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專項債發行使用、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支持企業穩崗等政策,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15日,有著超過40000名員工的廣達上海制造城已有序開展復工復產;18日,吉林長春市46戶省屬重點企業已全部實現復工。“動態清零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大趨勢”,從工地到廠房,從港口到農田,相信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地,必將激蕩起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強大力量。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長期看,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當下,國民經濟平穩開局中,有亮點,也有難點,有希望,也有困難。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穩扎穩打,主動作為,就能推動中國經濟巨輪繼續劈波斬浪、勇毅前行。(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量穩”且“質優”,這里依然是投資熱土
以更大政策力度對沖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