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評】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強化就業優先,一要穩存量,二要擴容量,三要提質量。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人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去年優先穩就業保民生,人民生活得到切實保障。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歷史罕見的沖擊,我們在“六穩”工作基礎上,明確提出“六保”任務,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各地加大穩崗擴崗激勵力度,多渠道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就業,促進新增市場主體恢復快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2%。這份優異的就業成績單來之不易,不僅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民生溫度,也證明了非常形勢下就業優先政策的有力有效。
當前,中國已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就業關乎民生,必須持續抓緊抓實抓好。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形勢來看,隨著我國經濟企穩向好,就業呈現總體平穩態勢。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疫情防控仍然承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復雜,面臨諸多挑戰。比如,今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城鎮新成長勞動力仍在1500萬人左右,其中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達到新高。又如,在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存在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等現象,而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又比較大。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如何穩住就業大局?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的,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
強化就業優先,一要穩存量。主要是著眼于鞏固一年來促進就業的工作成果,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減稅降費,穩定現有崗位。一方面,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給予必要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繼續落實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等政策,通過保市場主體來穩住就業基本盤。
二要擴容量。主要是挖潛力創崗位,拓寬就業新空間。通過優化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推動降低就業門檻;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另外,相關部門還要支持和促進新就業形態的蓬勃發展,發揮其大容量、低門檻、高靈活度的特征,這樣也可以擴大就業容量。
三要提質量。隨著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企業新型崗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明顯不足,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凸顯。因此,著眼于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就要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大力開展常態化、大規模、多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同時還要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支持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廣開就業門路,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的機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GDP增速目標"復出" 在高質量發展中探索前進
下好應對挑戰"先手棋" 尋求時代發展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