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年來,老年代步車因為駕駛靈活、售價低廉、易于購買等優勢,備受老年人等消費群體的喜愛,成了馬路上的“常客”。然而,數量不斷增長的老年代步車,卻存在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亂象頻發、無證照管理等諸多問題。
老年代步車為何亂象叢生
老年代步車亂象多,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老年代步車缺乏具體標準,行業發展處于“灰色地帶”,這種車型大部分安全性和質量水平都較差,上路行駛有一定風險。二是老年代步車的使用群體相對特殊,大多數駕乘的老年人沒有經過正規訓練,不熟悉交通規則,再加上年齡偏大、反應較慢,極易誘發交通事故。除了安全隱患,老年代步車的“粗放增長”還加劇了公共資源緊張。在一些小區、街道兩旁等公共區域,隨處可見亂停的老年代步車,導致交通流量下降,影響了交通暢通度。【詳細】
以老年代步車為代表的低速電動車產業始于十多年前,一直存在生產經營無序、車輛無牌無證上路、交通事故頻發等亂象。老年代步車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其在定位上鉆空子、打擦邊球——時速五六十公里,搭載三四人,接近小型機動車,卻不在有關部門劃定的機動車目錄范圍內。不上牌照,不考駕照,售價不高,沒啥門檻,符合一些人的胃口。恰恰因為處于灰色地帶,缺乏安全標準的老年代步車本身就存在隱患,無駕照和牌照更令駕駛者技術、遵守交規意識存在大大問號。風險因素疊加,涉及老年代步車的交通事故頻發就不難理解。【詳細】
老年代步車亂象損害法律威嚴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低速電動車應歸為道路機動車輛,但老年代步車沒有按照對機動車管理的要求辦理市場準入,駕駛人和車輛也沒有實行證照管理。于是,老年代步車行業在一些地方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尾大不掉”之下,治理起來更加困難。【詳細】
依照法律,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路行駛,各地也在大規模開展整治闖紅燈等違規行為,在此情形下,似機動車非機動車的老年代步車橫行在法治盲區,形成了不良的違法示范,損害法律威嚴,危害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大于天,事故往往出現在懈怠之時。樹立法律威懾力,整肅老年代步車亂象,不能任其橫行在法治盲區,老年代步車的科學治理方案亟待提上議事日程。【詳細】
老年代步車需從源頭規范
對老年代步車亂象的治理,不能僅從需求側入手,還應當實行源頭管控,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建議參考此前國家對超標塑料造成環境污染的治理思路,實現行業管理精細化,實現由無標準的失控到有標準的規范轉變。一方面,嚴格按照國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以有效控制老年代步車增量。在此基礎上,應當出臺新的低速電動車標準,對生產質量和安全標準進行前置性把關。另一方面,要有效規范存量,對于目前市場上巨大保有量,應加強老年代步車駕駛者的上路培訓,對于多次違反交通法的駕駛者,依法給予相應處罰,視情況限制其再次上路,減少老年代步車不遵守交通法的情況。【詳細】
由于老年代步車亂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生產、質檢、銷售、末端執法等多個環節,并不是某一個政府部門能夠解決的問題。所以,要想治理老年代步車亂象,還需多管齊下,協調聯動,形成強大治理合力。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堵”,也要學會“疏”。比如,可以考慮生產一些安全的、專門供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工具,提升其標準、降低速度、加大車輛安全性等。這樣既可以解決老年人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也可以保障城市交通運輸狀況和社會安全,可謂一舉兩得。【詳細】
微言大義:
@陳震同學:不用搖號、不用限行、不用駕照,違章零成本,還能遮風擋雨……
@奶粉揭秘:這個東西全國各地完全沒人管,簡直匪夷所思。
@航不就完了么:老年代步車里面坐著的可不一定是老年人,現在好多寶爸寶媽們都開這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老年代步車灰色市場和行業亂象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經過多年野蠻生長,如今已變成錯綜復雜的失控局面,嚴重威脅著道路交通安全。徹底清理老年代步車亂象已刻不容緩,這是城市治理現代化進程中亟需正視并啃下的一塊硬骨頭,必須痛下決心、重拳出擊。無論是控制增量,還是消減存量,都要在法治框架下規范有序地進行。在老年代步車生產、銷售、駕駛許可、報廢回收等多個環節,應有法可依,并加強監管,以盡可能消除“安全盲區”。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工具,并探索實踐更多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從而更好解決老年人出行難的問題。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