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今年“雙11”,電商交易再現火爆,市場井噴的消費潛力,又一次讓人驚嘆。在巨大成交額的背后,消費結構亦發生了深刻變化,“智能”“創新”需求飆升,直播購物、反向定制、在線教育、互聯網診療等新型消費不斷涌現,大大拓展了消費場景,對激活潛在市場機遇、擴大內需發揮了重要作用。
“雙11”,釋放中國消費潛能
“雙11”活動開啟以來,電商平臺以及背后的千萬商家聯合推出種種促銷手段——拉長時間拓寬交易場景、簡化優惠方式擴大優惠產品、直播帶貨放大明星效應、線上線下加強融合共振、品牌升級深入下沉市場、發揮供應鏈優勢加大高品質商品進口、升級“黑科技”加快物流速度……在此助推下,“雙11”消費速度和額度不斷刷新,消費空間不斷擴容,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有力證明了中國消費內需強勁的勢頭。消費是經濟循環的終點,同時也是新起點。相關實踐證明,互聯網消費能為打通經濟內循環提供有力支撐,并催生新動能,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韌性。
消費場景的放大,證明了中國消費空間仍然潛力無限。融合線上線下、打通城市鄉村、聯動內貿外貿,今年“雙11”,消費場景不斷擴大,釋放著新的內需潛力。一方面,“下沉”仍是主題詞,借助于互聯網服務的普及和遍布全國電商配送體系,越來越多來自中小城市和鄉村的用戶成為新的消費生力軍。另一方面,海外品牌和商家紛紛加入中國“雙11”狂歡盛宴,謀求沖破疫情和經濟下行的重圍,既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多元化需求,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姿態,也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詳細】
不只是“買買買”,還有社會命題待解
綜合觀察,消費狂歡引發的消費者心理問題、數以億計的訂單所產生的包裝污染,以及電商平臺競爭產生的監管問題等,是隱藏在“雙11”背后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這也是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畢竟,打折不等于不花錢,消費不能盲目。買需要的,買適合自己的,能禁得住優惠誘惑的適度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念。消費者在消費熱潮中保持清醒冷靜,一方面能夠避免因過度消費引發的其他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商家在宣傳促銷中少些套路、多些誠意。畢竟,經濟健康發展需要細水長流、穩步推進,消費者保持理智和克制,會與商業平臺的促銷策略互相調適和制約。當然,成熟的市場不能僅僅靠呼吁消費者理性,必須有適配的法治杠桿和監管工具,這個還需要監管部門繼續探索發力。
我們期待線上消費能夠更成規模、帶動更多內需,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消費活動能夠更好。事實上,現有輿論所關注的消費背后的社會問題,顯然不利于數字經濟長足進步。關注并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是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多方權益,其實也是為了數字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詳細】
需妥善加以引導和幫扶
不可忽視的是,當前新型消費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從今年“雙11”表現來看,基礎設施不足、服務能力偏弱、監管滯后等問題依然存在,要進一步激發和釋放新型消費潛力,還需妥善加以引導和幫扶。比如,進一步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新型消費發展環境,助力企業擁抱數字化轉型趨勢,實現產品體系和運營體系“更新換代”,進而充分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更強引力場。【詳細】
“雙11”如果想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仍須做更多努力。很多受訪的年輕網購消費者對記者表示,面對“雙11”,現在已不擔心能不能買到東西、折扣是不是最優,而是開始焦慮“該買什么”。讓他們感到頭疼的是折扣算法的復雜、物流的緩慢、商家的陷阱……
有專家表示,細節決定成敗,中國經濟正在追求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要求我們構建消費追求從更多轉向更好,這也倒逼生產者提升消費品的品質。走過12年的“雙11”,需要完善更多細節。【詳細】
微言大義:
@Lucky--海綿寶寶:看了“雙十一”賬單,能理智消費真的太棒了!
@曲折中的胖胖:剛到的辛苦錢剛好抵了“雙十一”的消費!
@星星星不吃肥肉:趕著打折買了點兒書,購物結束,明年“雙十一”再會。
@康康_LK:“雙11”能忍住啥都沒買的絕對是最大贏家,因為我從今天開始已經準備一包方便面分三天吃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特殊背景下,“雙十一”的火爆展現了我國內需的強勁勢能。走過12年,今天的“雙十一”已不單單是一個購物狂歡節了,它對社會生產能力提升的推動作用、引發的消費者心理焦慮、帶來的快遞包裝污染等問題都不可忽視。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補齊新型消費發展短板,完善“雙十一”活動的更多細節,釋放內需潛力,將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