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遠程辦公、互聯網零售、在線教育逆勢增長,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雙線作戰”中表現搶眼,讓大眾更為真切地感知到,數字經濟具有的強大韌性和勃勃生機。筆者在河北廊坊市調研發現,數據中心、5G等新基建建設如火如荼,加快數字變革、發展數字經濟的觀念深入人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數字經濟作為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既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又是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藍海。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部門、各地方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數字經濟發展藍圖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國內研究機構日前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2%,數字經濟增速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約7.85個百分點,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當前,數字經濟深刻融入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從廊坊的實踐看,經過持續的努力,大數據等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進而帶動了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這背后,有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帶來的重大利好,資源要素得以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有市場主體的開拓進取,新興業務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有地方政府的擔當作為,為產業企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正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廊坊抓住了機遇,以點帶面,“雙輪驅動”,數字經濟提速發展,區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
研究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將增長0.5%至0.62%。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攻堅克難階段,無論是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是頂住下行壓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都需要數字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疫情的倒逼,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動力。在此情況下,有關各方更應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緊緊把握難得機遇,砥礪奮進,善作善成,努力開創數字經濟發展新局面。(作者:文田)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