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已經成為現實。在歐洲不少國家以及美國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球各地都陷入恐慌的情況下,所需評估的問題,已是這場危機接下來還會如何發展、何時才能結束?它又會如何傳導到全球經濟領域,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何種和多大影響?又將如何深入擴散到全球政治領域,給國際秩序和各國社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面對不斷蔓延的疫情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它給全球經濟造成的破壞恐怕會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甚至直逼以往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更嚴重的經濟崩潰,進而深刻改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方向。不可避免的,它還會轉化為全球以及各國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給全球和國別治理帶來重大困擾。
疫情無國界,傷害也無國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及其對經濟、社會和政治等人類生活各方面產生的負面影響,對任何國家都已是待解的燃眉之急。在共同災難面前,各個國家的自我行動是首要的,但全球性的互相支援協作也已變得特別重要。中國是最先遭遇疫情侵害的國家,經過近兩個月艱苦奮戰,已經初步逆轉了疫情,復工復產和恢復正常生活秩序也在逐步進行中。
但當疫情在世界其他地區繼續蔓延時,由于全球人口流動的影響,疫情在中國卷土重來的可能性仍然很高。為此,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中國首先要進一步穩定自身、鞏固前段時間抗疫的成果,避免已受到壓制的疫情回潮;要在全球產業鏈因各國的抗疫行動而發生局部斷裂的情況下,開展生產自救,提高物質產品自我供給,尤其是對糧食、能源等生產生活必需品,更要強化供給安全,防止出現短缺。
與此同時,中國的戰“疫”行動已有必要進入下一章節,即由在國內嚴防死守轉向防止疫情由外向內倒灌,在此過程中需要幫助其他國家一起對抗疫情,盡可能抑制疫情蔓延、減弱它對全球經濟和政治的沖擊。
這既是對前一段時間國際社會對中國抗疫提供大量支持的回饋,也是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導致中國前期努力付之東流。救他人就是救自己,這不僅關系到公共衛生安全,也深切關系到維護全球和中國的經濟與政治穩定。中國需要通過開展對外救助,努力使世界盡快回歸正常狀態,為自己重新贏得有助于內部公共衛生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
首先,要對海外華人華僑提供必要幫助。隨著疫情在世界各地吃緊,在海外求學、經商或從事其他事務的華人華僑不少將會選擇回國,這正在給中國防疫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無論多么困難,同胞都是不能放棄的。在前一段國內抗疫最艱難的時期,海外僑胞紛紛為祖國奔走,不遺余力從海外向國內運來抗疫物資、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國內抗疫鼓勁打氣,這對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支持。現在,當他們在海外遇到同樣風險時,中國當然不能坐視不管,對于選擇回國的要盡量為他們歸國、看病和安頓提供幫助,讓他們在危難時刻更加感受到母國的親情。絕大多數僑胞因為各種原因仍會選擇留在駐在國,中國也要通過加強與僑胞駐在國政府的溝通,為他們在海外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其次,要加大力度生產其他國家需要的抗疫物品。絕大多數國家在抗疫上都準備不足,存在物資供給困難,近期已因此發生多起“截流”事件,比如德國兩次截留瑞士從中國訂購的醫用口罩和手套;意大利截留一批瑞士從中國進口的消毒液;美國試圖和一家德國生物制藥公司合作,獨占其新冠肺炎疫苗。
中國是“世界工廠”,是最先陷入疫情困境、也是最先初步擺脫疫情困境的國家,在生產能力逐漸恢復后,要發揮自己在實物生產領域無與倫比的優勢,引導一些企業調整生產方向,組織更多抗疫產品生產,滿足其他國家需求。尤其是對前一段時間曾大力幫助過中國和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中國更要盡可能在藥品、醫用設施等物資上提供必要支援。
再次,要加強共同抗疫的國際協調,防止國際社會陷入混亂。與2008年歐美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刻不同,今天國際社會想要再建立起一定的國際機制來推動共同行動,已經十分困難。這給各個國家抵抗疫情以及防止次生災難,帶來新的難度。
盡管如此,中國還須做出自己的努力,要呼應其他國家的抗疫需求,通過“一帶一路”合作機制等創造一些雙邊或多邊合作形式,合力向抗疫壓力較大的國家提供醫療人員、技術支持和經驗指導。尤其是合作意愿較強的亞洲國家,更要促進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更好合作,以及共同建構有利于推動經濟恢復的國際機制。中美這兩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如果能在共同災難面前放棄成見,攜手應對危機,那更是全球抗疫行動的大幸。
近期以來,已有多個國家向中國提出援助請求,未來向中國提出援助請求的國家可能還會增多。如何參與境外抗疫救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業已到來的新挑戰。
在這場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面前,即便像中國這樣規模龐大的國家,在應對自身問題時,都已遇到很多困難,想讓中國一家扛起解救全球的責任,是不現實的,中國沒有這樣的能力。可以預料,今年中國在保持經濟各領域發展方面也將面臨挑戰。中國只能在做好自救的同時,量力而行且不遺余力。中國也需向世界清楚說明自身的能力限度,對無法承擔的責任、不能做到的幫助,請其他國家理解。(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