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工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要求。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石,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過往戰績固然增強了攻堅制勝的信心,在迎面而來的征途上仍需一鼓作氣、乘勢而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工作。這是繼三大攻堅戰2018年初戰告捷、2019年取得關鍵進展后新的重大部署,緊緊把握打好三大攻堅戰的著力點,事關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工程。即將過去的2019年,經過攻堅克難,預計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34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萬減少到43萬,貧困發生率由8.2%下降到2%。但也要看到,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等任務仍然較重,新的一年必須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扎實的工作,確保如期全面收官。
所謂“攻堅”,必有其難,要準備啃“硬骨頭”。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剩余脫貧任務,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對工作難度大的縣和村掛牌督戰,全面排查整改影響脫貧的突出問題,對特殊貧困人口落實兜底保障。圍繞高質量實現脫貧,要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要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以精準施策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要求。今年以來,藍天保衛戰、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等持續發力,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數據顯示,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地表水水質好于3類斷面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劣5類斷面比例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前11個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2.9%。但還要看到,當前生態環境改善仍然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生態環境治理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所謂“攻堅”,必有其阻,不能有絲毫懈怠。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不搞“一刀切”,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石,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經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我國金融風險由前幾年的快速積累逐漸轉向高位緩釋,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金融風險總體收斂,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但也要看到,全球范圍內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加劇,國內經濟運行的周期性、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我國經濟金融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
所謂“攻堅”,必有其險,不能掉以輕心。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既加大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又加強金融監管,補齊監管短板,引導金融專注主業、服務實體經濟。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做到守土有責,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越不可小視困難。過往戰績固然增強了攻堅制勝的信心,在迎面而來的征途上仍需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作者:曹紅艷)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