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近網上流傳的一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增長最快的領域。2018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元的“硬核玩家”將近20萬人。盲盒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能讓這個活躍于小眾圈子的流行愛好一下子步入大眾的視野之下?
盲盒是指裝有玩偶或動漫周邊產品的盒子,外包裝不顯示內部玩偶外觀。購買者在拆封前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何時集齊全套產品也完全靠運氣。據了解,目前盲盒在二手平臺的交易已經形成了龐大市場,加上線上的文創IP設計開發、線下的產品生產零售,以及玩偶改裝等后續服務市場,盲盒生意已經漸成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由于突然的火爆引發關注,大眾對其營銷模式和炒作風險的思考也在升溫。
不可否認,盲盒玩家已不再僅限于有著獵奇心態的年輕人群,其獨特的娛樂性、新奇的解壓方式以及新興社交貨幣屬性等特質,正在幫助其獲得更多消費群體的喜愛。但實際上,盲盒營銷嚴重依賴文化創意開發。有玩家表示,如果持續挖掘產品本身相關的文創IP影響力,或許能保持更為持久的熱度;如果文創IP缺乏藝術吸引力,即使有新奇的玩法,單一系列的盲盒也不能保證持續暢銷。
不過目前來看,國內文創產品的開發仍舊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文創IP的質量水平、規模和多樣性都未體現出來,而文創又是盲盒整個產業鏈的關鍵。此外,作為廣泛意義上的動漫文化周邊產品,盲盒的消費群體基本仍是對作品本身有著較高忠誠度的粉絲或者愛好者,此類消費者也會對盲盒的設計和質量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
部分玩家喜歡集齊全套,部分玩家喜歡限量版的隱藏款式,玩家愛好千差萬別,玩法更是別出心裁,這決定了“盲盒游戲”具有較高的投機性。這種帶有“賭博”性質的游戲,之所以火爆,無外乎用極具偶然性的購買方式不斷刺激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購買欲。玩家為了尋求刺激,不斷購買,難免為此上癮,甚至有人不顧自身消費能力也要購得鐘情的款式。而如果買不到自己鐘情的一款或多款,求助二手市場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正因此,限量版產品的二手交易價格也水漲船高。
可以看到,盲盒生意中獵奇營銷、饑餓營銷的套路使得相關市場泡沫巨大,在時尚風潮不斷變換的當下,盲盒玩家很容易就成了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韭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盲盒從本質上來說還是玩具。目前來看,我國玩具的生產工藝要求門檻不高,盲盒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價值,因此想憑借炒作盲盒來獲得收益,暗藏巨大風險。娛樂游戲的邊界一旦失控,盲盒就會變成“潘多拉的盒子”。好奇心過后,很難再依靠短期效應吸引受眾,此類潮玩生意還能紅多久、走多遠?
對于這樣的新生商品,監管部門應當及時規范其市場秩序,對可能存在的二手交易欺詐、哄抬價格等行為也應給予重視。而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醒普通玩家,購買盲盒作為收藏和愛好無可厚非,但切勿盲目跟風、玩物喪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讓你驚喜的盲盒 可能變成了資本游戲
從炒鞋、炒盲盒想起《宇宙牌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