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 年)》指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4.8%。自2018年4月首屆中國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以來,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中已有一半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在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數字經濟作為重要引擎,將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強大推動力。
中國數字經濟動力來自于哪里?
第一、來自于制度設計與模式創新。
一方面,中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布各類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綱領和政策性文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等工作做出重大戰略部署。
另一方面,傳統行業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成為重要模式。中國大力發展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有專家指出,融合型數字經濟模式在數字經濟總量中占比高達七成。網絡約車、共享單車、網絡訂餐、房屋短租、互聯網醫療等融合型數字經濟應用快速發展。
第二、來自于中國廣袤的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數字經濟發展的土壤在中國,廣袤的市場需求和人口紅利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的典型代表,從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B2C的商城到拼多多、微商等C2C的賣家平臺,滿足了全地域、全年齡段、不同收入人士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國對網絡信息化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巨大,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已到來的5G時代,大家普遍看好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彎道超車”。
第三、來自于企業不斷“走出去”的發展雄心。
企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最重要主體,在中國市場耕耘的同時,也積極“走出去”,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阿里巴巴并購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積極投資在線支付工具等,將中國的電子商務模式有效地復制到東南亞并采取本地化策略,雇傭或保留并購標的公司的高管,實現公司的有效持續經營。雖然華為作為全球網絡設備運營商在美國及其某些盟友國家遭遇了挫折,但其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備供應商,在全球市場仍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中國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勇于“走出去”,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來源。
中國數字經濟的潛力在何方?發展要注意什么?
毫無疑問,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第一,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估算,2003-2018年數字經濟增速顯著高于同期GDP增速,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第二,支撐數字經濟的發展支柱較為堅實。從軟性方面看,人才儲備、市場空間、制度環境等較為充沛或正逐步優化,發展有空間。從硬性方面看,國家政策、基礎設施等都呈支持、保障狀態,發展有保障。
當然,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不斷的創新、穩定的國際環境和重要的國際話語權。我們需要關注到的是,我國的核心技術與原創性研發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當前的中美貿易紛爭會影響到部分與美國貿易密切相關的企業發展;而在關于全球數字化治理領域,我們也有提升空間。(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汪遒)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