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為了推動夜間經濟,發布《上海市商務委等九部門關于本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夜間區長”是由各區分管區長擔任,負責統籌協調夜間經濟發展。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則鼓勵各區公開招聘具有夜間經濟相關行業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主要是協助“夜間區長”工作。
所謂夜間經濟,是指從晚7點至次日6點在城市特定地段發生的各種合法商業經營活動的總稱。這其中包括了購物、文化、娛樂、餐飲等多種業態。夜晚是白天的延伸,對于一座城市來說,夜晚也蘊藏著巨大的生產力。資料顯示,美國人已有1/3的時間、1/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積用于休閑,而其中60%以上的休閑活動在夜間。而在英國,2017年夜間經濟占全英國GDP的6%,已成為英國的第五大產業,倫敦夜間經濟提供了1/8的工作崗位。
隨著我國消費者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在消費方面已不局限于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希望通過消費帶來更多精神層面的滿足,從而獲得更多幸福感。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結束白天快節奏的生活之后,可以有更多選擇的夜間服務去放松,這就為發展夜間經濟奠定了市場基礎。
事實上,不僅是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南京、重慶、西安等多地此前都推出過發展夜間經濟的相關政策。一方面是因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城市迫切需要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即便在一些大城市,人口不斷向郊區遷移,城市的商業氣氛被稀釋了,一些城市中心城區反而出現“空心化”現象,市民應有的夜生活消費需求并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夜間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進一步說,夜間經濟作為城市競爭新賽道,已經從“1.0”時代向“2.0”時代邁進——以往注重單一消費業態的培育,而通過產業融合營造多元消費新場景則成為新一輪競爭的突破口。
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雖然夜間經濟優勢明顯,但也令不少施政者和市民擔憂,夜間經濟的安全、服務質量、噪音、垃圾等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必然使夜間經濟的預期效應打折,甚至影響到社會和諧。如何善用夜間經濟之利而避其害?這就需要政府上心、企業齊心、市民耐心,共建信心。
首先,政府的積極推動發展與社會多元主體積極參與管理要有機結合。政府要通過與場地經營者、夜間消費者、消防隊員和夜間通勤者對話的方式聽取各方意見,平衡相關群體的利益訴求。
其次,普遍服務與特別服務相結合。一方面要完善交通、環境、水電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另一方面要像建設經濟開發區那樣,建設商務休閑、健身娛樂、音樂書吧、特色餐飲等符合特定人群消費特色的集聚化、規模化夜間經濟區域,最大限度的避免擾民。
再次是屬地管理、行業監管,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統籌協調,鼓勵商戶圈聯合自治。
最后是借鑒成熟的國際經驗,創新性開展工作。比如阿姆斯特丹以自由開放的夜生活而聞名于世。道路兩旁隨處可見“保持優雅,思考鄰居,屋內飲酒”和“歡迎游客”的標識。此外還推出了移動應用程序,供居民舉報夜間滋擾情況,可通過網絡聯系所在區域社區官員,直接對案件進行處理。其夜間經濟運行兩年后,騷擾事件下降了30%,暴力事件下降了25%。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