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目前正籌備新一輪內設廁所對外開放工作,愿意開放內設廁所的單位,還有機會獲得最高每月每座3000元的補貼。本次動員開放的對象,為非財政供養單位原本供特定人群使用不對外開放的社會單位廁所,包括中小型商店、中小型餐飲店、咖啡店、銀行、社會公司、個體商鋪等。
小廁所,大民生,大文明。對于市民群眾來說,公共廁所的可及性是維系民生幸福的一個維度,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個縮影。城市“廁所革命”,既要開拓增量,不斷增加公廁建設投入,建設更多標準公廁,還要盤活存量,通過各種激勵措施,鼓勵符合開放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餐廳賓館、服務窗口、商場超市、醫藥商店、劇院劇場、文化娛樂場所及獨立商戶等社會單位廁所對外開放。城市土地資源緊張,新建公廁難度不小,而盤活現有資源,成本更小。社會單位廁所布局更合理、更便民,具有比較優勢。
社會單位廁所免費對外開放,增加了社會單位的額外負擔。比如,進出人員增多之后,安保力量、保潔人力、保潔成本、水電耗費等都隨之上升。對這些社會單位給予適當補貼必須且必要,對于一些中小型社會單位來說,每月一兩千元的補貼也有一定吸引力。國內也有一些城市有類似做法,如西安市,專門制定《西安市社會單位對外開放公共廁所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并分門別類進行經濟補貼。
用公共財政補貼開放廁所的社會單位,不能一補了之,還要對參與單位提供有益的幫助,實施有效的管控,以防走樣。一要制定詳細的執行標準,包括廁所的軟硬件設施,如衛生標準、開放時間等,便于社會單位遵照執行;二要勤于監督,落實常態化管理機制,定期對公廁進行績效評估,對不達標的公廁進行通報,監督整改甚至取消補貼,“獎優罰劣”以保證服務品質;三要與社會單位一起,做好相關服務工作。比如,在紙制地圖、電子地圖上,對社會單位免費對外開放的廁所進行標識;研發推出“共享廁所APP”,以方便游客、市民尋找廁所、就近如廁。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希望社會單位重視起來,克服困難,積極參與。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