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國棟認為,我們要在增強信心,堅定斗志的同時,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好發展機遇,上下齊心,繼續攻堅克難,勇于破冰前行,確保促進經濟發展的相關方針政策和各項具體舉措得到落實,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從春節黃金周消費首破萬億的成績單,到同樣亮眼的A股市場、外貿進出口、全面超出市場預期的金融數據,再到平穩開局的FDI、CPI、PMI等,一系列經濟數據呈現“開門紅”。值得關注的是,消費、外貿等多項數據的結構變化還折射出新動能加強、新業態顯現等亮點,彰顯出我國經濟的韌勁與潛力。(2月22日《經濟參考報》)
數據雖然看似枯燥,但最有說服力、最能說明問題。透過一系列經濟數據不難發現,我國消費、進出口、投資三大動力開年就跑出了氣勢。春節黃金周期間消費首次突破萬億,打開了洞察消費趨勢的一扇窗口;外貿進出口也延續了“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投資也呈現出一片“火熱”。春節假期過后,多地交通項目密集上馬,初步統計,目前全國24個省區市公布的交通投資計劃總額累計已超2萬億。
不僅如此,作為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的物價,也整體走勢平穩。1月CPI同比上漲1.7%,環比上漲0.5%。而更多的驚喜,則來自金融領域。春節以來,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創出逾四個月新高。1月金融數據也全面超過了市場預期,社融規模增長明顯,并且增量主要來自于傳統的信貸,反映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的政策逐步見效。同時,債券融資也繼續回暖。
這些都是看得見、了不起的成就,也足以表明,2019年我國經濟開局良好,呈現“開門紅”態勢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宏觀政策的穩定性、針對性、有效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結果。但同時也要看到,今年我國發展的環境更加復雜,困難挑戰更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只要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能夠確保就業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就不必糾結于增長速度的一時變化。現在中國的經濟增長,增長質量和效益更高,更多依靠內需拉動,真正做到了擠干水分、量質并重。
當前,多部門、多地方已在多措并舉集中發力“六穩”,減稅降費、加大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等一攬子舉措的密集落地,這不僅有助于穩固“開門紅”的根基,更將助力我國宏觀經濟延續開局良好態勢。
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們要在增強信心,堅定斗志的同時,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好發展機遇,上下齊心,繼續攻堅克難,勇于破冰前行,確保促進經濟發展的相關方針政策和各項具體舉措得到落實,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張國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為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增添動力
當前經濟呈現更多積極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