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梁瑜認為,直播教學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打開了認識世界的窗口,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很多差距并非一塊屏幕可以彌補,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這兩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題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道刷屏了。據《中國青年報》的這篇報道介紹,成都七中開設網絡直播班16年來,為200多所貧困地區的學校提供優質教育服務,7.2萬名學生在遠端同步學習,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不少人因之改變命運。
改變命運的故事總是特別能打動人。直播教學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打開了認識世界的窗口,讓他們了解到教室之外的優秀同齡人都在做什么,從而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開闊的認識,這具有積極意義。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很多差距并非一塊屏幕可以彌補,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一邊是一本率超九成的“中國最前列的高中”,一邊是一本率僅個位數的貧困地區高中,直播教學像是一座橋梁,為身處教育鴻溝兩側的師生建立了聯系。“沒想到我這么差”“貧窮限制了想象力”……這些感慨背后,是貧困地區學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最打動我們的就是,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差距,卻沒有放棄,敢于拼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年6月底,紀錄片《出·路》上映,導演用6年時間跟拍了3個孩子,一個山區女孩,一個小鎮青年,一個都市少女。在故事的開始,他們都要去光明的未來,而在故事的結束,有人在現實前退卻。山區女孩一開始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表示“要考北京的大學”,而在紀錄片的結尾,年僅16歲的她嫁給了表哥。這樣的山區女孩很多,她們沒有逃離自己的生存困境,物質上的貧窮或許還有機會改變,而精神上的閉塞卻讓人止步不前。我們無法理解當事人的選擇,但欣慰于貧困地區的些許改變。直播教學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它讓貧困地區的孩子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打開了他們的視野,并給他們以公平的教育資源和發展機會,激勵他們去改變,去尋找更多的出路。
當然,技術只是一種手段,促進教育公平,離不開“人”的支持。貧困地區教育凋敝,一方面是超級中學瘋狂掐尖,沒有優質生源;另一方面是師資流失嚴重,沒有好的老師。這背后是我國城鄉發展不均衡,差距較大,改變這些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年來,除了成都七中開設的網絡直播班,更多的改變正在悄然發生:針對寒門子弟的國家專項計劃,自2012年實施以來,受惠學生由2012年的1萬人擴大到2016年的9.1萬人;啟動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財政投入最大的單項工程,全面改善了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這些政策上的“頂層設計”,讓我們對“知識改變命運”充滿期待。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雖然目前應試教育受到諸多詬病,但對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它可能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未來,我們更希望通過技術的革新,彌補城鄉之間的差距,促使優質教育資源得到最大化配置,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也有更多的人生選擇。
另外,直播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進直播班的都是挑選出來的“尖子生”,這會不會加劇新的不公平?直播設備的費用會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面對直播教學這個巨大的市場蛋糕,還需要政府部門履職盡責,嚴格標準,防止商業操縱牟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直播課堂:一種可推廣的教育扶貧模式
“名校直播”只為農村學生打開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