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效填補市場優質供給缺口的企業,才能在升級浪潮中成為贏家,否則很可能被市場淘汰
消費升級并不是一味追求高檔消費。低價生活必需品只要找準了消費者需求,同樣可以實現升級并分享市場紅利
在剛剛落幕的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季,“消費升級”一詞頻頻出現,與之相關的上市公司業績也頗為引人關注。
數據顯示,上半年業績增幅較大的板塊中,食品飲料、商業貿易和家用電器等消費行業增幅均靠前,影視傳媒、休閑服務等行業的整體增幅都在三成左右。與此相呼應的是,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達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11.4%;文化娛樂市場紅紅火火,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320.3億元,增長17.8%。消費升級行業的高景氣度,讓很多上市公司受益匪淺。
近來,有關消費增速、消費升級等話題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這一直接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窗口”,卻傳遞出清晰信號:隨著我國發展模式轉型升級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數量拓展、結構升級的空間巨大、趨勢依舊,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加顯現。
從總量空間看,雖然近年來我國消費規模一直在擴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斷加強,但橫向比較,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仍然較低。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已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我們還有13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百姓收入不斷增加,居民消費在整體經濟中的角色會更突出,消費潛力也完全有可能持續釋放。
從結構變化看,上半年,一些消費升級類的商品增速加快,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速;服務消費需求更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超過40%。這樣的變化并非偶然,它既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也順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說,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轉向更多無形服務產品、從模仿型排浪式轉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趨勢的變化方興未艾,勢頭強勁。
面對消費升級,企業如何抓住其中的機遇?上市公司中報顯示,很多消費類行業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同樣的市場環境下,有的好,有的差。這說明,并不是和“消費”一沾邊就萬事大吉,能不能借勢消費升級、實現良好發展,還要看企業自身作為。細看那些業績較好的消費類企業,有的緊密跟蹤市場需求變化,及時實現產品更新換代;有的跳出低價競爭的“紅海”,發力品牌打造;有的大手筆投入研發,提升產品品質……事實證明,那些有效填補市場優質供給缺口的企業,才能在升級浪潮中成為贏家,否則很可能被市場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升級并不是一味追求高檔消費。上半年,一些榨菜、方便面類上市公司業績大漲,有人據此認為,低價消費品更好賣了,消費升級的方向改變了。認真閱讀中報,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誤解。這些公司業績的改善,決定因素并非銷量大漲,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企業淘汰了低端產品,把重點放在了更受消費者歡迎、利潤也更高的優質產品上。正如涪陵榨菜在其半年報中所言,推動淘汰低端產能、順應消費升級,引領消費者往品質化精品集聚,采取“高成本+高價格+高毛利+精品”的運行模式。可見,只要找準了市場需求,低價生活必需品同樣可以實現消費升級,分享其中的紅利。
當然,消費升級不僅是企業層面的事。客觀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約升級的障礙,比如,產品質量和標準體系沒有完全跟上消費提質擴容的步伐,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還不夠完善,消費政策體系的支撐力還有待加強等。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從供需兩端發力,積極培育重點消費領域細分市場,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消費升級的勁頭自然就會更足。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