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穩中向好,但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影響食品安全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加強食品安全,要繼續嚴字當頭,要善用創新力量,也要凝聚共治合力。只有構建起各方參與、嚴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社會治理體系,才能推動食品安全步入共治與共享互為支撐的良性發展軌道
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于6月29日啟動,主題是“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關系全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緊而又緊。德法并舉是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共治食品安全方能共享安全食品。
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近年來,各相關部門在加強法治建設、落實監管責任、治理“餐桌污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尤其是有“史上最嚴”之稱的《食品安全法》修訂施行后,我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明顯好轉。有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食品安全的輿情熱點關注度較上年下降近三成,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群眾滿意度的提高。
盡管穩中向好,但維護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食品安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面對老百姓的眾多期待,必須再接再厲,把食品安全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加強食品安全,要繼續嚴字當頭。用最嚴謹的標準為食品安全提供基礎性制度保障,用最嚴格的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的底線,用最嚴厲的處罰堅決遏制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用最嚴肅的問責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切實依法履職盡責。在既有成效的基礎上,毫不懈怠,持續攻堅,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加強食品安全,要善用創新力量。一方面,要推動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技術,促進安全保障能力和生產經營管理全面升級,滿足人民群眾從數量需求向安全、優質、健康需求的結構性轉變。另一方面,面對互聯網環境下食品安全領域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手段,織密織牢“防護網”。
加強食品安全,要凝聚共治合力。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比如企業積極履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政府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媒體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廣大消費者主動維護自身權益、不信謠不傳謠,科普工作者積極獻計獻策、助力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科學素養……只有構建起各方參與、嚴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社會治理體系,才能推動食品安全步入共治與共享互為支撐的良性發展軌道。(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萃 華)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