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拉開大幕,整個社會的關注點又被拉到這個話題上。而從1977年底恢復高考到今年,也正好過了40年。從那時到現在,每年的高考都是中國年輕人的重要時刻,也是千萬家庭和整個社會的重要時刻。
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中,40年只是短暫一瞬,但對一個時代或一段歷史而言已是很長階段,對一個人來說更幾乎是將近半生的時光。這40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迄今為止的歷程,在此過程中,高考的恢復無疑是一個關鍵歷史節點。
恢復高考,實際是中國社會徹底告別“文革”、沖破當時的思想和觀念束縛、走向新的發展時期的關鍵和重大舉措,也是社會撥亂反正的關鍵。雖然表面看來只是通過考試讓學生們獲得進一步深造的機會,但在那個特定歷史時代,恢復高考也代表了思想解放,激勵人們通過自身努力為社會和國家做出更大貢獻,切實給了千千萬萬中國青年依靠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是觀之,高考的恢復打破了當時社會的僵硬氛圍,讓中國開始有了巨大活力。因此高考制度的確立所影響的絕不僅僅是教育領域,而是整個社會。這是我們在40年后再次回望那個決斷時應該看到的意義和價值,它到今天為止仍在影響著中國,某種意義上也在深刻地影響世界。
就高考制度本身而言,它的意義首先在于公平,基本每個年輕人都能獲得憑借能力超越各種限制的機會和可能。通過具有相當難度的考試,對年輕人也是重要的鍛煉和考驗。其次在于它對知識的肯定,讓知識成為一個人向更高目標攀登時的真正基礎,讓知識化為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第三在于它的可信賴性。雖然隨著時代變化和人們視角的多元化,高考在近些年來遭遇一些批評,但總體來看,相對嚴密的制度設計和較為嚴格的管理,仍然使高考成為中國信譽最高、運行最為有效的制度。
高考的這些特征中,公平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知識是社會走向新高度的動力,而信任則是社會安全運行的保障。源自中國傳統中對公平考試制度的信任,不論地位階層而對知識的共同追求,也為高考制度的恢復和延續提供了精神依據。
無論40年前還是今天,高考都在以最清晰的方式告訴年輕人,只要你有能力和方向,并且愿意付出扎實努力,就有實現自己目標的可能。而這其實也是最近幾十年來中國高速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40年過去了,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已走了多么遠,高考考生已由當年的50后、60后,變成他們孩子一輩的90后、00后。通過40年的奮斗,中國已經走到新的歷史高度,中國的發展已讓中國人有了更寬闊的視野和更廣闊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從高考走出來的幾代大學生,始終都是國家發展的中堅,他們對中國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中國人已從恢復高考那個起點走得更高更遠,而今在整個世界的發展中都占據了重要位置,而高考一直是這個社會向前走的重要基石。
正是由于這個制度設計在中國具有特殊價值和意義,所以雖然經過許多調整、改革和演變,但高考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仍然占據特殊地位。現在的年輕人有了更多選擇,如到國外上大學等,但高考仍是一個重要而關鍵的選項,社會到今天仍然對它投以巨大關注,有關高考的各種議題也始終是全社會的焦點。
高考自恢復起已經伴隨中國走過了過去這關鍵的40年,雖然未來難免會有許多適應時代變化的發展演變,但我們相信,這個制度設計在這個全球化時代里仍然有其強大生命力,仍然會給中國國家和社會提供持續發展動能。(作者是北京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