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旅居新加坡的中國籍獨立時評作家
今天是2017年6月7日,全國又一批近千萬莘莘學子,歷經十余年寒窗苦讀,將步入高考考場,接受人生中一次極其重要的檢驗。這一萬眾矚目的時刻,不僅會影響個人成敗和家庭榮耀,甚至將關乎國家興衰!
失而復得的寶貴制度
電影《高考1977》的主題曲唱到:“你的你的不期而至讓,頑強的生命有了全新的意義;你的你的如期而至,讓追夢的人們有了登月的天梯……你是那樣不可置信,你又是那樣確定無疑,如同春雷在天際滾動,啊!高考1977!”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那段坎坷歷史的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激情澎湃和刻骨銘心!
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簡稱,是最重要的全國性考試之一。如今的人們對于高考早已習以為常,然而它卻非常來之不易。1952年,新中國正式設立統一高考制度。1966至1976年文革期間,高考被迫中斷,取而代之的是荒唐的“工農兵大學”的“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招生模式。
1976年10月“四人幫”倒臺,鄧小平隨即撥亂反正,果斷決策恢復高考制度,并于1977年12月10日開考。那時的上百萬有志青年,此前已被荒廢了數年大好青春,因此重新獲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歷史性轉折機遇,自此中華英才無需再嘆息無用武之地。
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
高考制度自恢復40年以來,為國家選拔了數千萬的高素質人才,對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功不可沒。目前來看,高考依然是我國選拔高端人才的主渠道,它提供了一個普遍參與且相對公平的實現社會階層流動性的競爭機會,基本上維護了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對于出身社會底層的寒門子弟,尤其是農村學子而言,高考無疑仍是實現魚躍龍門最重要且最佳的上升通道,有時甚至是唯一的出路。
不可否認,現行的統一高考制度仍存有一定弊端,比如“一考定終身”、催生了應試而非素質教育、不利于多樣化人才選拔和存在區域間入學機會不均等。不過,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仍在發展中的泱泱大國而言,若在短時期內“廢除高考”不僅不現實,而且極有可能會帶來更多更大的社會問題。
面對各種爭議,40歲的高考顯然還未能達到完全不惑,但它其實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和改革中前行。1983年,教育部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1985至1998年,高考著重推行多元化改革。1999至2012年,高考繼續深化改革。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大方向。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如何平衡公平與效率,兼顧共性和個性,是古今中外人才選拔所面對的共同難題,因此我們應該試著給依然年輕的高考多一點耐心和時間。
勝不驕,敗不餒
作為一種競爭性考試,高考后必然要面對一個優勝劣汰的殘酷結局。自上世紀末以來,我國開始推行高校擴招,高考錄取率也隨之提高。然而,數百萬考生大軍都想擠進數量有限的名牌大學,仍無異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此高考后難免會“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過,高考并非人生賽道的終點,輸贏皆言之尚早。
“金榜題名”乃人生樂事之一,可喜可賀。不過,高考過關只是意味著拿到了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場券而已,未來畢業后還必須要接受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的考驗。即便是今時的高考狀元,日后也未必就一定能功成名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的調查顯示,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的數千位高考狀元,卻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職業成就遠低于社會預期。這說明“象牙塔”之外的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雖無需高考也沒有畢業證,但是卻學無止境,我們唯有時刻都堅持謙虛和努力,才能保持領先并不斷進步。
“名落孫山”則無需太悲觀,因為高考失意并非人生末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如今上大學已不是成功的必經之路。眾所周知,上不了名牌大學的馬云成了中國首富;沒有上過大學的韓寒成了知名作家;沒機會讀中學的王寶強成了國際影帝;即便小學沒畢業的朱之文也能成草根歌星。當今社會提供了眾多施展才華的舞臺,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且勤能補拙,即便少了一本大學證書,不論是通過自主創業,還是參加選秀節目,“是金子總會發光”。
高考是我國選拔高等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應致力于科學鑒別和充分發掘國之棟梁。我們希望高考未來不僅會變得更加公開公平公正,而且更具科學性和個性化。當神州大地真正全面地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時,華夏兒女人盡其才,中華復興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