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輪污染天氣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襲來。2月15日起,環保部赴北京、天津、河北等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據透露,此次專項督查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及另外四位副部長親自帶隊,主要目的就是推動地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
部長親自帶隊抓環保督查此前并不多見,反映出國家層面壓實環保責任、狠抓工作落實的清晰指向。近幾年來,我們對環保的重視日漸加碼,特別是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施行以來,通過下沉地方實地調研,收獲了很好的效果與反饋。“嚴厲”、“夠硬”成為群眾樸素而真實的感受,“有了緊迫感,必須把環保抓起來”也成為很多干部的感悟。在中央雷霆手段的助力下,地方環保壓力層層傳導,環保意識愈發增強。
但話又說回來,督查只是一種外部倒逼機制,真正實現環境治理的目的,關鍵是地方政府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如果腦筋不換、“速度情結”放不下,環境保護只能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督查也就難免僅有一時之效。當下,很多地方確實存在要么一陣風、督一下動一下的問題,要么耍花招、蒙混過關為上策的現象。比如,原來濃重的煙霧在督查期間不知所蹤,等人一走又繼續是隆隆機器聲、滾滾煙塵氣,貓鼠游戲頻頻上演;還有的為應付督查頻出怪招,諸如用水泥灌澆樹根來抑制浮塵,專門“照顧”空氣質量監測點的周邊……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從某種程度上說,降不下來的污染指數、解決不了的環境投訴,固然是發展的階段性難題,但表面看是難題掣肘,實則是有的地方打心眼里沒有把環保重視起來。
督查不能成為一陣風,而是要以此為契機把責任壓實下去,把新發展理念樹立起來。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就要把環保任務分解,拿出嚴格細化的治理舉措和日常行動。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時,堅持科學、有序地采取治理措施,才能以較小的社會代價換來較大的公共收益。同時,對于環保舉措在落地時經常面臨的各種“軟釘子”,還需要拿出更多擲地有聲的硬舉措,形成威懾力。在這方面,北京今年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專門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環保警察”隊伍,環保部門搜集的材料均可作為刑案證據,力度可見一斑。面對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面對人民群眾對藍天青山碧水的期待,我們還需要拿出更多扎實有力的行動來。
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是關鍵。良好的空氣不能等風吹,而是要靠人為。鐵腕督查令公眾嘉許,但公眾更希望看到地方政府的積極應對,主動把污染防治責任扛在肩上,把治理舉措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