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團披露了2016年度納稅情況。阿里集團以及螞蟻集團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平均每個工作日納稅近1億,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
實際上,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就以70億元的納稅額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納稅第一名。幾年下來,隨著中國互聯網經濟的持續發展,阿里的新經濟之路也愈走愈開闊,納稅額屢創新高,不過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一個指標罷了。
此前還有人在討論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孰是孰非的問題,不少論者,甚至是行業經濟的翹楚均表達了對虛擬經濟的某種擔憂,認為虛擬經濟虛火太旺,會給實體經濟帶來傷害。客觀的現實似乎也確實如此,當下,不少實體經濟依然深陷低谷,無論是市場表現還是公眾觀感,均遠低于這個社會的期望值。這個時候,把低迷之火撒在互聯網虛擬經濟上,也并非不可理解。
然而,經濟社會的演進,企業的此消彼長,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更不能將某些行業的衰落遷怒于某些行業的興盛。縱觀世界經濟的發展,任何一種成長的背后,必然有著某種內在的規律與深刻的社會背景。看不到、或者干脆不去看這種規律與背景,無疑是一種抱殘守缺。非但不可能拯救行業,反而會因為拒絕改變而錯失轉瞬即逝的商機。
當下,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并在影響、干預民眾生活的同時,形塑著未來的企業形式。大數據、受眾體驗、便捷的互動方式等等,在沖破固化的生產、需求鏈條的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市場機會。根據需求安排生產、按照市場調整經營,已經成為常態化的經濟運行方式。從以往的有供給就會有需求,到現在的需求決定供給,消費者的表達正在成為組織生產的鐵律。
無視民眾的意愿,還在那里自說自話,或者雖然也考慮到市場需求,但因為信息回饋鏈條過于漫長、刺激反應過于遲緩,只能被消費者冷落。不能看到這一點,或者即便看到了也沒有及時調整改變,必將難以在轟轟烈烈的“互聯網+”新浪潮中落伍。
如果考慮到公眾在社會生活其他方面的這種信息互動需求,則情況就會變得更加明朗。一個公開、透明、清晰的新經濟,遠勝于一個笨重、傲慢、遲鈍的經濟體。“互聯網+”所改變的,已不僅僅是經濟運行的具體路徑,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改變。其所帶動、裹挾的,是整個經濟社會的革命性變化,擁抱還是拒絕這種變化,不僅考驗企業家的敏銳,對社會公眾而言,也意味著某種機會。
事實上,中國經濟一路走來,“互聯網+”的后綴,也已不再僅僅是形形色色的經濟模式,更有政務服務,乃至公眾的日常生活。
阿里巴巴目前正在運行的,也絕非只是所謂的虛擬經濟,巨量的信息流后邊,是同樣巨量的實體經濟。這一點,從阿里拉動的其他經濟,乃至就業率可見一斑。早在2013年,時任浙江省長李強就曾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對浙江有四大貢獻:帶動浙江重構產業、拉動就業、推動浙江“走出去”、納稅。四項貢獻之中,“重構產業”尤為重要,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重構”,才使得新舊動能轉換有了可能。
從這個意義上講,阿里的貢獻也絕非僅僅是稅收,而更在于以互聯網思維改造產業結構。正如馬云所言,生產制造是實體的一部分,流通更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阿里巴巴生態體系正在為社會創造越來越多的稅收增長,這既是馬云所說的新實體經濟之“新”,更是新實體經濟之“實”。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