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在激活市場。激活市場需要破除人為設置的壁壘,建立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的作用,鼓勵引導市場主體根據市場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激發市場活力。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會議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
“滿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場變化,理解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供給質量”就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壟斷,健全要素市場,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要加強激勵、鼓勵創新,增強微觀主體內生動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潛在增長率。這些是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全面而深刻的表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之后,曾經有一部分經濟學家嘗試以“供給學派”的理論進行解讀。然而,中國經濟當前的情形比美國供給學派興起的背景更加復雜,供給學派的理論無法承擔起指導中國經濟的重任。
美國供給學派興起之時,美國經濟正深陷“滯脹”局面,一直被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奉為圭臬的“凱恩斯主義”陷入失效“窘境”,美國為了擺脫“滯脹”只有尋找新的理論。以“供給會創造出需求,需求會主動適應供給”為核心的供給理論由此應運而生。
當下,在周期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之下,中國經濟有下行壓力。但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仍然保持住了6.5%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增長率均為6.7%,CPI也在3%以下。中國經濟既不存在“滯”,更談不上“脹”,面臨的更多的是結構性問題和體制機制問題,遠非試圖解決“滯脹”問題的供給學派能夠解釋和解決的。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根本來源是結構性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體量巨大的中國經濟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之下,產生了巨大的“慣性”,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逐漸累積,導致了今天的經濟下行。結構性問題的主要表現是供需結構性失衡,供給結構無法適應需求結構,而非需求結構無法適應供給結構,供給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落腳點在需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不關注“需求”,而是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使供給結構適應需求結構,從而供需實現結構性的動態平衡。發力點雖然在供給側,但落腳點卻是需求側,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滿足需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力點在供給質量,提高供給質量表現為提高產品質量,但提高產品質量不等于產品高端。現在一些行業借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其產品的高端化,目的是以“高端化”為由頭實現“高價化”。
收入層次有不同,市場需求也是分層的。提升供給質量的豐富內涵,具體到產品層面就是產品質量合格、生態環保無公害、市場定位精準、適銷對路。如果都生產滿足高收入群體的“高端產品”,中低收入者的需求如何滿足?供需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又如何糾正?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在激活市場。激活市場需要破除人為設置的壁壘,建立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的作用,鼓勵引導市場主體根據市場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激發市場活力。
正是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供給學派都關注供給,更要正確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刻內涵,不被供給學派誤導。只有這樣,才能瞄準落腳點、找準發力點、抓住關鍵點,推動供需相適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喬瑞慶)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強化市場約束推進供給側改革
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須嚴守三條底線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