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著眼我國經濟發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當前,我國經濟領域存在不少產品服務低質、產業發展低級、要素配置低效等問題,破解這些難題,關鍵在于從產業融合入手,優化產品與服務供給體系,提高要素供給水平,切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工業化信息化融合 提升產品供給能力
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其核心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并將帶動整個產業形態、制造模式和組織方式等的深刻變革。當前,我國傳統產業部門存在著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和中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的現象,產品、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造的空間較大。“十三五”時期,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起來,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大范圍、更高層面、更廣領域的融合發展,補齊創新短板,增強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的供給能力,是工業領域內部化解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著力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加快培育復合型、融合型人才,著力完善科技、財稅、投資、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環境,著力構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
加快制造業服務業融合 優化服務供給體系
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發展趨勢還表現為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互動。隨著制造業相關服務活動的復雜化,服務環節占制造業附加價值的比重不斷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形成,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呈現出融合互動、相互依存的共生態勢。比如,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融入服務業之后,可以優化、創新服務供給,推動服務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形勢下,面對人們日益上漲的生活需求,高端化、個性化服務供給存在明顯的不足。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整合聯動,可以延伸制造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降低制造業的成本水平;可以優化服務業生產過程,改善服務業的商業模式,推動服務業從價值鏈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在未來五到十年,隨著新一輪產業革命的不斷拓展,將通過要素集聚、產業聯動、技術滲透以及制度創新等方式調整改造現有產業結構,逐步融合三次產業之間的邊界。從第一產業看,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產業鏈聯結為紐帶,將農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和銷售、旅游、餐飲、休閑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通過農業與二、三產業的協同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從第二產業看,制造業信息化和服務化是歐美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重要路徑,也是傳統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并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的內在動力;從第三產業看,產業融合大大提升了服務業的發展空間,使其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眼下,三次產業的彼此融合與互動發展是大勢所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不再僅鎖定于增長導向下的規模比例關系改善,而是更加強調發展導向下的產業融合協調,其重點在于提高產業體系的要素生產率。
加快科技金融產業融合 打通要素供給通道
縱觀歷史上幾次產業革命,均起源于劃時代的新技術爆發,并借助于技術創新與金融資本的高度融合,形成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體系。面對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到來,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要素供給通道,著力改變我國經濟領域內部技術要素與金融要素的錯配格局,加快推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在于增加資本、技術等要素在產業發展中的投入數量,更強調提高要素的使用和配置效率。根據“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的要求,應著力釋放企業的創新潛力,通過金融資本與科技資源的對接,形成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耦合協同模式。“十三五”時期,應以各類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重點,吸納、整合、集聚國內外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各種優勢要素,著力打造促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的基礎平臺,逐步建立覆蓋產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服務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互相促進、互為支撐、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創新項目和創業人才集聚發展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為實施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產、城、人融合 實現供需協調發展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在于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全面釋放人的需求激活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產、城、人融合是在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尊重人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以優化城鎮質量和產業結構為重要目標,實現產業、城市和人口的融合發展。在產業發展中要不斷提高產品、服務供給結構對居民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在城鎮化建設中要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以業聚人”的思路,不斷提升城鎮的承載和配套功能,滿足產業集聚發展和人口集聚衍生所形成的生產、生活消費需求;堅持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全面構建宜居宜業、綠色低碳的城鎮環境。新常態下應主動對接新型城鎮化要求,扭轉以往過于關注“產”和“城”而忽略“人”的發展思路,盡量滿足“人”在城市里面的工作、生活需求,釋放其消費潛力,切實優化產業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人文環境。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曹海霞)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