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其針對的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存在的一大突出問題是,由于國內市場不能提供令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高層次消費需求無法形成對本國產品和服務的現實需求,而是轉化為國外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沒有起到拉動作用。這種狀況恰恰又是在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制造業產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一些產業產能大量過剩的背景下出現的。這說明,我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只在需求側拉動供給進而拉動經濟增長是不夠的,還必須在供給側發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看到,導致供給側結構性問題的深層原因是體制機制問題,因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應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還應注重完善體制機制。
建立促進有效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的長效機制。有效供給是指在檔次、質量、安全等方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供給。完成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任務,應與建立促進有效供給能力不斷提高的長效機制結合起來。這是因為,如果這一機制沒有形成,即使“去”了當前的過剩產能、庫存和“僵尸企業”,仍然可能產生新的過剩產能、庫存和“僵尸企業”。為此,需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科技創新。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需要構建促進創新的體制機制,尤其是科技創新與產業產品創新有效銜接的機制。二是結構調整和優化。現在的過剩產能大都集中在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必須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市場機制,注重運用市場力量調整存量結構。三是精細化管理。主要是建立精細化管理體制和文化,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只有完善這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才能有效解決供給的檔次、質量、安全等問題。
補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短板。從長期來看,相比需求側的拉動力,供給側的推動力更具根本性。供給側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主要在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經濟增長不僅取決于資本、勞動等要素投入量的貢獻,還取決于技術進步、管理水平、勞動力素質、生產要素使用效率及配置情況、企業制度和組織結構效能等。這些方面正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現階段,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在于補兩塊短板:一是深化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推動要素進入有效供給領域。二是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
完善激發企業活力的有效激勵機制。需求側的經濟學關注的是選擇問題,也就是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條件下市場選擇資源流向;供給側的經濟學則關注激勵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活力。比如,在去產能方面,應認識到過剩產能并不都是無用的產能,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將過剩產能引導到有發展前景的領域,減少資源浪費。在降成本方面,應打出“組合拳”,既進一步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又通過推進金融改革降低融資成本、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降低電力價格、推進流通體制改革降低物流成本,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改善經營。在處置“僵尸企業”方面,應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依靠優勢企業的兼并重組帶動這些企業走出困境、獲得新生,降低處置“僵尸企業”的社會成本。但對那些確實無法挽救的企業,還是要堅持“保人不保企”,勇于處置。
(作者為南京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