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永遠真不了,總有會被揭穿的那一天。IPO也是如此,如果想著通過造假來達到上市的目的,即使用再高明的手段遮掩,也終究會被扯下那張“畫皮”。
日前,有報道稱,證監會要開始啟動新一輪IPO大范圍核查,證監會發行部已于10月28日召開啟動會。此次IPO核查采取各地證監局之間交叉互查的方式,不采取此前的抽簽方式,而是全面覆蓋排隊企業。
在筆者看來,不管是否進行核查,IPO造假原本就是不應該出現的事情。之所以要讓監管層祭出”抽查“這一利劍,是因為有些IPO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希望能僥幸過關。殊不知,這種行為是堅決不被允許的。
近日,根據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專項執法行動的總體工作部署,在對日常監管部門、自律監管部門常規審核、監管檢查及其他渠道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初步核查分析基礎上,證監會稽查部門決定對1家IPO申報企業和5家上市公司正式啟動立案調查的行政執法程序。
這是證監會部署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專項執法行動以來,進入正式立案程序的首批案件。據悉,從核查掌握的線索情況來看,相關發行人、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的重大嫌疑,主要包括“申請IPO的企業涉嫌在招股說明書中虛假陳述,包括隱瞞重大擔保事項、不實披露公司治理及內控情況”等八方面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IPO申報企業龍寶參茸虛假陳述案,是今年以來第二起IPO申報企業造假被追責的案件。今年9月份,證監會通報了對振隆特產虛假記載的處罰結果。而今年之前的更早些時候,天能科技為預披露制度實施后首例撤回IPO申報材料仍被追究造假責任的公司。
業界認為,這顯示了當前證監會在發行審核過程中,重點關注在審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的問題,嚴格遵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強化審核工作力度,從嚴審查、從嚴把關,堅決把不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擋在IPO大門之外的決心。
事實上,對于欺詐發行,證監會一直都是重拳打擊。比如,今年7月份,證監會對創業板上市公司欣泰電氣涉嫌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正式開出罰單,并啟動強制退市程序。這是證監會有史以來針對欺詐發行開出的“最重罰單”,欣泰電氣也由此成為首家因欺詐發行而退市的公司。
IPO欺詐發行是證券市場最嚴重的違法行為之一。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信息披露制度,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破壞市場誠信基礎。所以,我們必須堅決對這種行為說不。而監管部門對“帶病申報”嚴防、嚴查、嚴罰,把問題企業及問題項目消滅在萌芽狀態,不僅能促進市場的健康、有序、穩定發展,也是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