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如何通過城市的有序擴張、科學發展,帶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區域開發模式優化,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中的一個重要議題。
城市是我國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把握發展規律,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揮這一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有效化解各種“城市病”。
在有限的資源環境條件下,長期以來,有人認為城市增長會造成城市病,因此主張采取各種手段試圖人為約束城市規模,但各國實踐證明,一味地控制而不關注增長管理中的改革創新,很難精準實現政策目標。事實上,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帶來物流、資金流的自然集聚,使得城市在空間和經濟上出現增量。因此,推進“十三五”時期我國城市發展,就是要把重點放在挖掘城市存量資源、創新增量發展方式上,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
以人為核心實現城市健康發展
城市的規劃、建設與管理務必堅持以人為本、務實為民。目前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設輕管理、對城市文化傳統和社會價值關注不足、公共服務質量不高等一系列問題,歸根結底都與未能充分關注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與習俗傳統有關。
實現以人為本的城市健康發展,應在發展中完整保留歷史文化面貌。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縱觀全球,擁有古老文明傳統的城市無不對市中心的歷史建筑實施保護和再利用;而中小城市也極力根據居民生活習慣和社群文化習俗建設維護公共空間,喚醒城市的記憶與生機,提高城市文化附加值。
實現務實為民的城市健康發展,應關注保護城市的社會活力。要將讓群眾生活更舒適的理念體現在城市工作每一個細節中。必須在深入研究城市人流物流移動機理、經濟產業發展內在需求的基礎上,推動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重點關注城市特色活力區的發展。要從微觀尺度上保護居民日常生活秩序,營造美好社區氛圍,讓城市居民成為城市的活力源泉。
破解關鍵難題實現城市健康發展
過去,在快速城鎮化階段,我們的城市建設工作更多關注粗放式的空間外延擴張,對建成區存在問題的升級改造重視程度不夠,對資源高效利用與管理的創新關注不足,使得城市增長效率低下。推進城市健康發展,就是要抓住關鍵問題實施精準管理,讓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
要聚焦重點、把握關鍵,實現社會生活宜居舒適的動態更新。隨著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建設管理的謀篇布局要和不斷涌現的新需求新情況緊密結合,以動態更新理念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管理。要運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抓住城市運行中的關鍵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建成區的設施與建筑,在保護發展規劃底線的同時,靈活調整市政建設與管理策略,讓城市公共設施高效運轉。
要放寬視野、做細做實,實現自然環境和諧友好地有序擴張。應借鑒世界各國經驗,全面應用雨水收集、城市濕地、被動式綠色建筑等低影響開發技術,推行停車換乘等各種可持續交通模式,順應自然條件特點設計城市布局,高效利用空間與資源。
立足發展目標實現城市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城市經濟效率和集聚效應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應樹立通過創新培育城市發展新動力的引領型發展目標。
要在城市中形成創新型經濟,引領可持續發展。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現代信息社會,城市由生產走向服務,由工業原料和產品的生產與交換走向技術與信息的擴散與管理。培育國際會展、金融、文化創意、高端養老與醫療、研發服務等高端服務業,集聚低能耗、高產出的行業引領經濟、改善民生,是在“人”與“物”和諧共生的同時實現城市發展目標的關鍵,要讓創新驅動、智力資源密集的產業成為城市新經濟、新服務、新業態的重要落腳點。
總之,“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未必難。”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約束,城市要在發展過程中最大限度尋求高效、合理、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保留過去、容納現在、孕育未來,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開展工作,讓城市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決策咨詢中心 王 崢)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