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這一數據在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6.5%—7%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區間,可謂“略好于預期”。然而,一些專業人士和民眾綜合房地產貢獻率近一成、PMI指數徘徊于臨界點等信息,對經濟前景依舊有些悲觀。
需要看到,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進入經濟新常態。從中國經濟發展史來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平均年經濟增長速度接近10%。之前我們認為8%或7%已是中國經濟速度的一個底線,但現在百分之六點幾的速度我們仍可以接受,原因是中國經濟正處于“三期疊加”的陣痛期。
單純從數據上看,中國經濟要實現年7%或者8%的增長速度是沒有問題的,按以往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式來實現這種增長并不難,中國也有大量的資金可以提供。但是中國沒有這么做,原因就是要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積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并以此調整中國經濟增長模式。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重構心理預期底線。目前經濟發展的內外不確定性在增加,新的風險也會再出現,我們應保持對經濟的審慎樂觀態度,注意防控經濟風險。從全球角度來看,中國前三季度實現6.7%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份成績單還是非常靚麗的。世界經濟低迷已經長期化,且這種局面很難短期內改變,中國經濟已很難從國際經濟中尋找到經濟增長動力。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外貿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全球需求不足且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導致外貿對GDP增長出現負貢獻。
更宏觀的層面看,全球經濟遇到周期性、結構性問題,尤其是遭遇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都沒有出現的系統性問題。新出現的系統性問題主要表現是經濟金融化程度過高。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一地雞毛,很多企業出現虧損,資產負債表無法平衡。在新技術和產業經濟革命曙光出現之前,世界經濟在泥潭中可能越陷越深。
與全球經濟相比,中國經濟比較樂觀的是并未出現經濟系統化問題,經濟金融化遠達不到西方國家和部分新興國家的程度,我們遭遇的困難要比其他國家小得多。中國經濟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政策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工具。無論是財政手段,還是貨幣政策,跟西方國家比起來都還有很大的空間。另外,中國手里還有西方國家沒有的產業政策工具。事實上,東亞經濟模式主要靠的就是產業政策,這方面我們可優化的空間非常大。
接下來的關鍵是我們怎么打好手中的牌。為此需要守住一條底線:不能跟風一些西方國家,搞經濟金融化。那種方式雖然短期可帶動經濟繁榮,但長期來看,會讓經濟陷入泥沼。中國經濟的突圍不在經濟虛假化、金融化,還是要在制造業上努把力。(作者是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由環球時報記者倪洪章采訪整理)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