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召回在中國大陸的Note7手機,這是預料之中的事。這么多問題,這么高的風險,讓手機繼續留在中國市場上,哪怕三星肯,中國的消費者和監管部門也不答應了。
有意思的是,質檢總局官網對召回是這么描述的:日前,在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進行約談和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而在三星公司昨天發布的道歉聲明中,三星公司卻將召回描述成“為了確保中國消費者能夠安心使用我們的產品”,是三星公司的主動決定。
不管召回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也不管道歉是真誠的還是敷衍的,對中國消費者而言,都已經太遲了。三星不情不愿,推一下動一下,但市場的反應卻是堅決果斷。本次召回對三星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三星股價暴跌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這場風波中,事件的發展一波三折,三星說中國市場的電池是安全的,話音剛落,就有手機炸了;它暗指中國大陸消費者用外力加熱,結果別的國家和地區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隨著事態發展,三星已經是數易其口,從一開始置若罔聞,到在質檢總局的壓力下象征性地召回一千多臺,然后又借一些韓國媒體的口,將責任推卸得干干凈凈。
這種為自己百般開脫的過程在三星公司的道歉聲明中,卻被美化成了三星公司尊重中國消費者的權益,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這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當然,求真的過程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說的一定正確。但基本原則是有標準的,至少在試驗結果還未經權威證實的情況下,不能輕率地把問題推給消費者。這種科學的態度落實到行動中,原則應該是防患于未然。既然你不能確保自己產品的安全性,你就得設法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性。多國航空管理部門在未有明確結論之前禁止三星Note7手機上飛機,遵循的也正是乘客的安全和利益至上的道理。
三星沒有第一時間將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將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整起事件中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地方。即便在昨天的道歉申明中,三星也只是把這起風波描述為“給中國消費者帶來的不便”。三星公司口口聲聲說要“做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貢獻于中國社會的企業”,可就在不久前,它還聲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為自己維權。不知道此時此刻,三星是否還有這樣的底氣。
我們倒是建議中國的消費者拿起法律的武器。三星對之前的行為要有合理的解釋,對造成損失的人也要有合理的賠償方案。讓19萬用戶冒著這么高的風險在外面晃蕩了這么久,總不能一句召回一聲道歉就了事吧?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