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今天表示,要求所有合作伙伴停止銷售和置換Galaxy Note 7手機。并要求NOTE7用戶關機,停止使用,包括持原裝手機和已完成更換的用戶。三星正與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一起調查手機爆炸起火的原因。(10月11日 央視新聞)
從號稱安卓機皇到被戲稱為“手雷”,從高調發布到傳言停產,從全球召回中國不受影響到召回中國大陸市場的全部19萬部手機,在四十多天的艱難歷程中,有志于“做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貢獻于中國社會的企業”的三星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貢獻”,不是誠意,而是傲慢。
對此,有人不無遺憾地說,如果三星公關做得再好一些,如果三星能夠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三星能夠再慎重一點……或許三星的日子會好過很多。然而,這一切都是假設,都是事后諸葛亮,置身于急流漩渦之中,迷失方向的終究不在少數,清醒的能有幾個?
2015年第一季度,根據市調機構發布的智能手機發展報告,三星手機以27.8%的占有率居首位;而2016年第二季度,三星已經從霸主寶座上跌落,直接滑出了前五。可以說是輝煌不再,頹勢盡顯。而“爆炸門”的出現,對三星的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饒是如此,三星似乎并沒有放下架子,高貴的頭顱依然高昂,經過國家質檢總局約談之后,也僅是召回2016年7月20日至2016年8月5日期間制造的部分Galaxy Note7,直到爆炸連連,火勢洶洶,難以招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三星才羞答答地宣布Note 7停產,召回中國大陸市場的全部Note 7手機。
應當說,這個結果并沒有超出多數人的預料,畢竟問題擺在那里,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再強勢的企業也不輸不起市場,一個不斷喪失公信力的企業終究會被市場淘汰。作為一家知名的跨國企業,三星有必要好好反思。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何以這些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就充滿了傲慢?何以約談后的三星只是象征性召回部分手機而不是全部?何以跨國企業總是習慣性以雙重標準對待中國消費者?
事實上,類似三星“打臉式”召回,這些年屢見不鮮,從缺陷汽車到“奪命抽屜”,跨國企業的雙重標準已經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了“所謂消費者是上帝很多時候只是說說而已”。在一個法律法規不夠十分健全的市場,消費者維權就會十分困難,哪怕你面對是“喜愛的企業”,這個企業仍然會以種種借口來推脫責任,因此有必要對相應的法規做出調整,避免類似事件接連上演。
而作為有志于做大做強的中國企業,三星“爆炸門”事件也給他們上了一課。比如當企業面臨危機時,該如何公關,該如何處理消費者利益與企業利益的關系,該如何避免大企業病等等。市場如戰場,任何驕傲都有可能導致萬劫不復的結局,面對消費者應當永遠保持謙遜的態度,企業的任何喪失公信力的舉動,都會最終傷害到企業自身。
文/杜建鋒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