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他用了5個“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揮作用”來充分肯定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確表達了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更好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對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作用,是每一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擔當的歷史責任。對于經濟理論工作者來說,首要任務就是思考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經濟學理論體系,推動中國經濟學理論創新。
成功經濟實踐的背后必然有科學經濟理論的支撐
在過去的30多年中,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中國經濟學的進步并不那么令人滿意。迄今為止,我們還未能真正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在世界上,我們在經濟學領域的話語權也同我國的經濟地位不相匹配。但是,中國經濟學真的像看上去那樣缺少建樹嗎?其實不然。作為一門致用之學,經濟學既來源于實踐,又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科學的經濟理論來自于對實踐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成功經濟發展實踐的背后必然有科學經濟理論的支撐。
30多年是一段不短的時間,足以驗證一種實踐、一種理論的科學性。中國經濟發展實踐之所以成功,一定是因為我們做對了什么,并且把做對了的東西堅持了下來。這些做對了的東西,顯然不是從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找到的,也不是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論斷“裁剪”活生生的發展實踐得出的,而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的實踐中來,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逐漸形成的。中國經濟學發展深深扎根于中國實踐土壤,緊隨實踐步伐,深刻總結實踐經驗教訓,努力把實踐中做對了的東西總結出來并上升到理論和規律層面。這是經濟實踐和經濟理論良性互動、共同創新的過程,也是對世界經濟學發展作出重大理論貢獻的過程。應該說,30多年來我國廣大經濟學工作者在把握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并從中總結提煉新思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只是與實踐發展要求和中國快速增強的經濟實力、快速上升的國際地位相比,得出的創新性成果數量還不夠多、質量還不夠高,所以中國經濟學發展才呈現出與經濟實踐發展不大相稱的格局。看到這一點,中國經濟學者就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在國際學術舞臺上感到說話沒有底氣,甚至低人一等。要深刻認識到,經過30多年的實踐和理論準備,中國經濟學迎來了大發展的契機;中國經濟實踐是經濟理論創新的大金礦,在當前世界經濟問題復雜難解、西方經濟學束手無策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學者很可能是開創經濟學新境界的那批開路人。
中國經濟學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不斷發展
實踐證明,凡是在“接地氣”也即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領域,中國經濟學的發展就比較充分、成果就比較多。
比如宏觀調控理論。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得當的宏觀調控。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方式方法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富有中國特色。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將經濟決策建立在廣泛、充分、及時的全局性調研基礎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圍繞經濟決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復進行形勢分析、專家座談,集各方面智慧、多角度論證經濟政策;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更沒有哪個國家擁有中國這樣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調動資源、基于宏觀調控需要配置資源的舉國體制。正是由于具有這些特色,我們才會做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戰略判斷,并與時俱進地形成諸如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以及以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代表的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從而有力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再如財稅改革理論。財政稅收體制是一種能夠牽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制度安排,財稅體制改革一直是改革開放的突破口和主線索。在改革過程中,許多立足中國國情、從中國實踐沃土中汲取營養的觀點和政策建議發揮了學理支撐和方法論支撐作用。比如,上世紀90年代,有關“費多稅少”“費擠稅”的學術分析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1998年,稅費改革被作為規范政府收支行為的重點改革之一在全國推行開來,后來又由此形成了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的財稅改革理念,展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學者提出的預算管理要覆蓋所有政府收支、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要堅守分稅制等政策建議,已被納入當前正在實施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學者提出的關于解決收入分配矛盾、化解分配不公可從直接稅建設入手的判斷,也是基于中國現行稅制格局作出的,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被表述為“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啟示我們,中國經濟學循著與西方主流經濟學大不一樣的研究范式發展,它更加注重總結實踐經驗、推動實踐發展,是“接地氣”的有用、能用、管用的理論。中國經濟學的繁榮發展必須在“接地氣”中才能實現。如果能在“接地氣”的基礎上,按照國際學術規范將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理論系統化,則不僅可以推動中國特色經濟學理論體系建設進程,而且可以通過講好中國經濟故事而極大增強中國經濟學的話語權,進而對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作用。這也是我們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中國經濟學理論創新之道
當今時代涌現出越來越復雜的經濟現象、提出越來越多的經濟課題,有待于經濟學理論通過創新給予解釋和解答。對中國經濟學理論創新而言,應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經濟學研究應更加強調“實踐性”。經濟學是實踐性較強的致用之學。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從來都是“硬碰硬”的——直接觸動利益格局,直接牽涉百姓福祉,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直接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因此,經濟學研究決不能隔岸觀火,而必須同火熱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也決不能坐而論道,而必須同實踐層面所關注的實際問題合拍。這意味著在這個領域從事研究不能就學術論學術,而必須有突破理論局限的實踐感知,必須有立足于調查研究的現實基礎,從實踐中汲取理論創新的智慧和營養。
經濟學者應深入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研究方法。中國經濟學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我國改革發展實踐,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在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進行理論構建。經濟學者不僅要專業化,而且要職業化。所謂職業化,就是要提供有用、能用、管用的學術產品。作為經濟學研究成果的供給方,經濟學者要以滿足社會對經濟學研究成果的需求為己任。所以,經濟學者應深入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研究方法,以“真正學有所長、真能解決問題”為治學的最高境界,以“研以致用、為人民做學問”為價值追求,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出發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課題,并對研究成果擔負起“終身質保”的責任。
將理論創新成果系統化,大力構建中國特色經濟學理論體系。經濟理論體系不完善,就難以為經濟發展實踐提供充分的理論、概念、范疇、表述支撐,也難以在國際學術界獲得應有地位,既會弱化經濟學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又會陷入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窘境。因此,應把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歷史經驗、歷史規律作為當前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點工程來抓。以挖掘中國經濟學自身特點為主要著眼點,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在系統回顧30多年改革開放進程的基礎上,全面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經驗,并將其提升至規律層面加以認識,提升至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層面加以定位,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經濟學理論體系的豐富完善和中國經濟理論的全面創新。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