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6》專家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研究員和他的研究團隊向與會專家學者描繪了未來30年我國服務業現代化的路線圖,提出了我國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服務業現代化的戰略設想:堅持三個原則,做好三件實事,實現三個目標,完成向知識經濟的轉型升級,并迎頭趕上知識經濟的未來世界前沿水平。
其中,三個原則分別是:“質量第一、內容至上、誠信為本”;三件實事分別是“大力發展勞務型服務業、優先發展知識型服務業、加快建設誠信文化”;三個目標分別是“流通服務強國、知識經濟強國、高質量的誠信社會”。
2010年以來,部分發達國家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世界經濟大體進入服務經濟時代,中國處于向服務經濟的轉型期。那么,面對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經濟轉型,中國服務業現代化的路該怎么走?
何傳啟團隊認為,中國服務業現代化是一種后發型現代化,需要尊重規律、尊重國情、把握機遇、迎頭趕上。目前,中國剛剛進入向服務經濟的轉型期,知識型服務業比例也在逐年提升,但部分發達國家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這就意味著,中國需要同時推進兩個轉型,即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和從服務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就是把發達國家先后完成的兩個轉型同時進行。既要補課,又要趕超。
何傳啟團隊發現,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三次產業分類,不能滿足制定服務業現代化路線圖的需要,因為世界經濟前沿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因此提出了知識經濟時代的三大產業,即物質產業、服務產業和知識產業,并以《國際標準行業分類(4.0版) 》和發達國家的統計數據為參照,提出三大產業的行業分類方案:《國際行業分類(建議版)》。其中,物質產業包括農業和工業兩個集群和6個經濟門類;服務產業(勞務型服務業)包括流通服務和其他服務兩個集群和6個經濟門類;知識產業(知識型服務業)包括人類發展服務和基本運行服務兩個集群和12個經濟門類。這種分類體系為中國服務業現代化提供了產業政策依據。
該研究團隊提出的中國服務業現代化路線圖,則是中國服務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基本路徑的一種系統集成。它旨在通過三大措施,實現中國經濟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轉型升級,并成為知識經濟的發達國家。它包括戰略目標、基本任務、運河路徑、監測指標和戰略重點等8個部分。概括而言——
戰略目標:在203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建設流通服務強國;在2050年前后基本實現服務業現代化,建設知識經濟強國;在21世紀末全面實現服務業現代化,建設知識經濟發達國家。
運河路徑:瞄準世界服務業的未來前沿,兩次服務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加速從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的轉型,迎頭趕上服務業的未來世界前沿水平;在2050年前達到中等發達水平,建成流通服務強國和知識經濟強國;在21世紀末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服務質量、服務內容、服務能力、服務設施、知識經濟和人民生活質量等達到當時發達國家水平,全面實現服務業現代化。
戰略重點:質量是服務業的生命,推動服務質量現代化是重中之重;內容是服務業的靈魂,推動服務內容現代化是主攻方向;誠信是服務業的準則,推動服務能力現代化是長期任務。
《中國現代化報告2016》指出,未來30年,要重點做好三件實事,實現三個目標。首先,大力發展勞務型服務業,推動服務質量現代化,建設流通服務強國。其次,優先發展知識型服務業,推動服務內容現代化,建設知識經濟強國。其三,加快誠信文化建設,推進服務能力現代化,建設高質量的誠信社會。
如果說,發展勞務型服務業是補課,完成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變;那么,發展知識型服務業就是趕超,完成從服務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變;建設誠信文化和誠信社會則是奠定中國服務業現代化的文化和社會基礎。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