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邏輯嚴密性上講,永遠不要下極致的全稱判斷。語法學角度,比較級也遠比最高級要靠譜些。沒有“最X”只有“更X”。
當然,以上幾句幾乎是悖論,因為都是看似武斷的冠以“永遠”開頭的全知視角。但這主要是為了以身試法,引出下面這個例證——日前,一個很扯眼的新聞標題是“院士: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階段”(7月9日中新社)。
其實,原標題是“中國食藥監總局副局長:食品添加劑不是‘猛虎’”。以食藥監總局身份,說這話是比較切合職務形象的。而且這就是一個地方關于食品安全主題的官方論壇上的嘉賓發言,新聞報道也都是官方通稿式,即便如此,網絡還是找到并提煉出上述那個勁爆標題。
這里的“院”是中國工程學院。而通覽全文,篇幅本就只短短幾百字,而被各大媒體轉載時皆醒目標示出的這位院士發言,竟就是全文中提及他的全部幾十個字的最核心一句。
是被媒體斷章取義、“標題黨”了么?似乎也不是,因必須結合下面這個現實大背景來看。一個地方上的由食藥監總局領導出席的關于食品安全的專題會,你能想象到會議大概議題會圍繞什么進行。就如這位領導所言,應該主要是科普宣傳性質的。即提到食品添加劑,不要過度恐慌,要理性看待。所謂雙刃劍,沒它不行,過量過濫也會造成失控。關鍵是度的把握,而這個安全的度的衡量尺,正是握在食藥監、質檢等專司質量把控的公職部門手中。
只有科普及時,民眾不談添加劑而色變,同時風險把控強效有力,不留監管漏洞,不致質量檢測的鏈條式潰敗,那么食品安全的公共焦慮才會逐漸消弭。此前在一些惡性食品安全事件中積攢起的可能稍有夸大的恐慌心理,也會在公職部門聯手筑建起的食品安全大堤前日益消散。
可這都是理論上的,現實是,食品安全監測監管和國標,并沒有如官方許諾得那么可信。也許是囿于信息不對稱,但不管如何,民眾不會全知全能,不是個個都必須修煉一身生物化學或食品安全領域的專屬鑒定技能,才能判定入口食物是否可靠。他們只會根據個人感觀,根據自身閱讀經驗,而一起惡劣的如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膨大劑、化學激素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極端影響,就會讓人形成添加劑不安全的固化印象。
這當然不能怪民眾慣性質疑、非理性的盲目從眾,作為食品監管的公職部門倒是最需檢討反省為何自己工作嚴重失誤,沒能把控住明顯或潛在的風險,造成失職失信的公共信任危機。正是這個大的背景下,就不難理解從類似通訊社官方通稿,到新聞門戶眼睛“最毒”編輯,為何均將這看似表態的正確廢話著重提出了。
院士表態,食品監管越來越嚴,所以目前已是食品最安全時段。從短短數百字新聞后的數萬跟帖看,網友似乎并不認同專家這個“極致全稱判斷”。此前“專家污名化”正是因為這類與民眾觀感截然相反的表態太多導致的,這次似乎權威性專業度比一般專家更專的“院士”也出此言,讓網民紛紛搜索發言院士的資歷背景。發現他其實主要先是中糧的身份,此后才是去年才新增的院士頭銜。于是其發言是否有利益關聯,就被紛紛質疑了。
雖然他隨后也圓了一句,食品安全標準在不斷升級,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但還是沒能挽回那個“最安全時段”惹來的非議。哪怕民眾都是“科盲”,應該也愿意相信國標會隨著民意逐漸嚴格起來——哪怕此前乳企的國標還曾曝出有倒退幾十年的尷尬——但問題不在于“最嚴國標”嚴苛與否,關鍵是施行中執法現狀。到底是嚴在紙上,還是落實到位,才是安全與否核心。真要下個武斷定論,恐不能以院士所言書面標準來,而只能說執法最嚴時段,才會是最貼近國標理論上的食品最安全階段。這才是不打折扣的現實邏輯。(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