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有一名武功高強卻深藏不露的“掃地僧”,而在電子科技大學,也有這樣一名被稱之為“掃地僧”的44歲保安張永輝。平日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大學幾個大門的安保執勤工作,而6月29日,張永輝將與同事調班,以便能參加電子科技大學的畢業典禮。在這次的碩士研究生授位儀式上,張永輝作為一名公共管理學的在職研究生,將接受“撥穗禮”。(6月29日《成都商報》)
這些年,保安考取研究生的新聞實在是賺足了眼球,而某大學保衛處招博士的新聞也是引起了萬千爭議。自力更生的年輕人嗅出的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勵志氣息,具有憂患意識的社會學家讀出的是階層固化的危險傾向……不同的人站有不同的角度總有不同的解讀,然而與以往那些保安不同的是,電子科技大學的這位保安讀書的目的卻是“為了進一步改變自己看世界的視角,提升自己”。
這多少有點令人愕然。知識之于生命個體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很多時候,人們把知識等同于學歷,把高學歷等同于職業的光鮮,比如招聘時過于強調學歷的重要性,以至于社會彌漫著“唯學歷論”,在這樣氛圍的浸潤下,把職業分個三六九等,把人分個高低貴賤,保安考上研究生成為經典勵志故事,北大學子擺攤賣肉成為人生失敗的代表,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仿佛知識就是學歷,學歷就代表成功,沒有高學歷就一事無成,有高學歷而沒有好職業也是一無是處。
然而,仔細分析人們對學歷與職業的執念,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執念的背后閃爍著“財富、權力、聲望”的魅影,人們對學歷的孜孜以求毋寧說是對“金錢、權力、榮譽”的深深惦念。誠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個普通人的權利,但對社會而言過于強調學歷的高低則是病態的表現。
就這則新聞事件而言,獲得碩士學位對于已經44歲的保安張永輝而言不會是最重要的,張永輝即將碩士畢業的故事也不是告訴人們人生該有多么拼搏,學歷有多么重要,而是告訴人們知識之于人生還有另外一種意義,即知識能夠開闊眼界,一個擁有豐富知識的人看待世界的眼光與一個知識貧瘠的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定然是不同的。
陽光照亮世界,知識照亮人生。張永輝說,自己仍會在工作了17年的保安崗位上繼續戰斗。不把高學歷當作獲取更高地位與財富的敲門磚,不把高學歷當作轉換職業的憑借與依靠,而是把獲取知識當作人生成長的助推器,當作認識世界的金鑰匙,這則新聞事件的價值也許就在此吧。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