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關于食品安全的話題中,有不少所謂的報道披著“科學”外衣大行其道,其中不少被權威機構或辟謠平臺證實為謠言
“頂著花兒的黃瓜用了避孕藥”“喝豆漿可能導致乳腺癌”“蘿卜和茶不能一起吃”……這些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的傳聞,在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讓專家也哭笑不得。“我通過輿情監測分析發現,將近一半的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是謠言和傳言。”中國農業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政策信息研究室主任李祥洲說(6月15日《中國青年報》)。
專家在特定語境下發表的這番言論,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絡跟帖認可此觀點者甚少,質疑之聲甚至不理性的辱罵不在少數。圍繞食品安全報道失真的問題,有網友認為“既然一半是造謠的,那就是一半是真的了!”“如果你不能告訴我哪一半是假的,那我寧愿把它們都當成真的”;還有網友質疑“有一半報道不實,那畢竟還有假的,假的怎么辦?報道誰監管,假的誰在管?”
眾說紛紜中,盡顯公眾對食品安全報道失真的焦慮,表面來看專家成為了眾矢之的,但公眾焦慮的根源還是在于食品安全報道失真凸顯出的多重隱憂。
讓公眾最無所適從的當是食品安全報道的真真假假。毋庸置疑的是,在當前關于食品安全的話題中,有不少所謂的報道披著“科學”外衣大行其道,其中不少被權威機構或辟謠平臺證實為謠言,但往往是“舊的剛去,新的又來”,關于食品安全報道的謠言層出不窮。如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就經常發布科學流言榜,關于食品安全的流言幾乎未曾缺席過,6月6日剛剛發布“空心菜=最毒蔬菜?是危言聳聽還是事實?”6月12日又發布了“豬肉上寄生鉤蟲?多專家辟謠:不可能”的帖子。可“造謠動動嘴,辟謠跑斷腿”,謠言在辟謠之前已經傳播很廣了,不少人又只看到了謠言并未看到辟謠的報道,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最后買什么東西吃時都戰戰兢兢。
讓公眾同樣無所適從的還有食品安全報道的監管責任、追責機制。食品安全報道失真的主要渠道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但關于食品安全的謠言很多披著“科學”的外衣,如“一家三口吃剩菜致癌”,謠言的受害者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看似沒有受害對象,但是每一個對此寧可信其有的人都成了謠言的直接受害者,受害的損失無從量化。這類謠言在社交平臺上廣為傳播,應該由相應的職能部門負責監管。盡管社交平臺服務商有義務監管,但不應把全部的監管責任都交給他們,公權力應該介入的時候就必須介入,這種介入應該有常態化的機制,而不能在突發事件出現時才有。
另外,這種謠言被證實后,由誰來追究造謠者的責任、造謠者應該承擔何種責任?這應當有相應的查處機制,而不能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一笑而過,否則,類似的謠言就會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報道涉及千家萬戶,直接與吃喝掛鉤,不是小事,也沒有小事。不管是什么樣的謠言、有沒有造成危害后果,職能部門都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讓造謠者逍遙法外。
彌合信息鴻溝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人們對信息渴求而不得,導致信息的失衡。于是,人們開始尋找自己認為信得過的信息源。媒體不斷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廣為傳播的謠言和傳言,也就有了更為廣大的受眾和關注度。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需要積極作為,重塑起碼的公信力,更需要彌合信息失衡的鴻溝,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湖南 禹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