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廣州的中山大學做了新的校園規劃,要求校內幾間提供廉價便利服務的小商鋪搬遷出校園,此消息刷爆了中大學子朋友圈。一些學生表達難舍之情,認為校方此舉不僅影響了師生們的便捷生活,也會對在校已經二三十年的攤主造成生計影響,“修鞋攤已融入中大校園文化”。一些學生建議,將現有小商鋪視為需要改造升級的生活服務功能區,而非簡單地清除。他們呼吁校方“小心呵護那些漫長歷史中生長出的人情與文化。”
讀過中大學生講述修鞋攤“李大叔夫妻與中大師生33年的故事”,不由得生出了強烈的感動,因為那份對于感情的重視,因為那份感性中透出的人文氣息。“于不少中大人而言,它解決著日常瑣碎的需要,也是茶余飯后談笑風生的地方。如果在鞋攤前坐上一個下午,你會在李大叔樸實的手藝,保安、老教授和居民阿姨平和的家常中看到一個洗盡鉛華的中大。”
中大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規劃中來,還綻放出如此強烈的人文關懷,這一舉動體現了中山大學的人文底色。校領導應該為有這樣的學生感到欣慰。
歷史是由細節與人構建起來的,并不是僵硬的“原則”簡單地串聯起來的。少時讀書,接受了太多關于“因果必然”的邏輯,仿佛一切都是由理性而強大的邏輯所主導,邏輯“嚴謹”得那么不容置疑,個人的感情都可以忽略不計。直到長大了,懂了更多的道理,便開始喜歡歷史中感性的一面,喜歡那些能見證歷史有血有肉的“情感”。
其實,每個人對于歷史、對于母校、對于時代的記憶,多數時候是很“不講道理”的。學生對于一所學校的留戀,可能是食堂里一道聽起來蠻奇葩的飯菜,可能是一個個性十足“斗爭”過無數次的宿管阿姨,可能是那個能借到全套金庸武俠小說的租書屋……而不僅僅是校園文化墻上,一年一個臺階的“科研成果”、新大學城里,一棟棟無比氣派的新大樓。
如果大學簡單地拿起剪刀,將一切關于記憶的“舊東西”粗暴剪掉,顯然也剪斷了學子與大學最親近的情感臍帶。
時代終究要進步,但好的進步,絕非一次次另起爐灶,將原有的基因與記憶全然拋棄。我們每個人都是從歷史中走來,也都終將帶著歷史的印記,走向未來。人情與文化,不是文明的包袱,恰恰是文明傳承最好的載體。很多主觀性“造城”的失敗,新大學生“味道”的丟失,正是因為丟掉了人情與文化的內核,徒留一個“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筑。不管是新農村建設、城中村改造,還是一所大學、一個企業的內部建設,都應該給“傳統”留個位置。
一個修鞋攤,從校長的角度看可能“可有可無”,“拆了也就拆了”,但它畢竟是“漫長歷史中生長出來的東西”。如果基于對人情的尊重,做出更好的選擇,新的規劃一定能夠綻放更多溫情與陽光。希望中山大學學子的呼吁,能夠喚醒建設豪情中的人文關懷,也能夠喚醒更多關于傳承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