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不僅是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社會責任,也是傳統經濟的主動作為的方向,更是政策調整與體制變革的基本導向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一方面,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在加大,人民日報日期采訪的權威人士鮮明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另一方面,我國擁有超13億人的巨大市場潛力,完全可以形成新的增長動能,既支持經濟中速增長,又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有效釋放增長潛力,需要配套推進一系列政策調整與體制變革。但首先要在理念方面盡快破除一個認識誤區——有人認為,近幾年實體經濟不景氣與新經濟的發展直接相關,認為新經濟對傳統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效應,加速了傳統經濟衰敗,甚至有人提出“淘寶不死,中國不富;活了電商,死了實體”的觀點。
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果還堅持這種陳舊的理念,對經濟增長恐怕有弊無利。當前重要的不是爭論新經濟是否摧毀了傳統經濟,而是盡快尋找一條推進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的有效路徑,既發揮新經濟優勢,又推進傳統經濟升級換檔,打造“新經濟實體”。這是我國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
一方面,要客觀承認并看到,新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可避免。凱文·凱利在《必然》中提到,當我們面對數字經濟中極力向前的新科技時,第一反應可能是退回原位,我們會對它加以阻止、禁止、否認,但這只會成功地把顧客變成敵人。未來的新經濟,制造服務化是“必然所在”。未來30年,可能我們還會繼續使用汽車、鞋子等有形物體,但這些產品會變成服務和流程。以此來看,我們當前經濟生活中的電商等,不過是新經濟的初級業態。對這一初級業態不能適應,并且把它與傳統經濟對立起來,結果很可能也是“成功地把顧客變成敵人”。
另一方面,傳統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新經濟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排斥制造,更不意味著產業空心化。以制造業為例,我國目前出現大量的產能過剩,重要根源之一在于過去出口導向的發展方式,在外部市場萎縮之后產能難以消化。是這些產能沒有市場嗎?不是。是低質產品嗎?也不是,相當一部分產能恰恰是高質量的產能。之所以出現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原因是有效供給無法找到有效需求,供求錯配。推進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就是要以需求為導向加快資源配置,發展訂單生產等。而這既不能排斥新經濟,更不能退回到非市場經濟中。
事實上,有新經濟的引導,有傳統經濟的轉型需求,兩者完全可以融合起來,釋放出新的增長動力。目前,各方高度關注中國是否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但推進新舊經濟的融合,形成新的增長動力以取代傳統的增長動力,恰恰是保障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舉措之一。
從現實情況看,我們也有條件推進這一融合。當前幾大電商巨頭如“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已不僅僅是電商企業,更多地成了商業生態中的基礎平臺。例如,阿里巴巴2015財年商品即時交易總額突破3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平臺,并創造了150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帶動3000萬間接就業機會。這些數據表明,很多新的市場主體正在探索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融合,助力傳統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要增長,不能沒有傳統經濟,也不能沒有新經濟,但更不能出現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相互撕裂的格局。促進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不僅是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社會責任,也是傳統經濟的主動作為的方向,更是政策調整與體制變革的基本導向。通過融合打造一個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經濟實體”,才能闖出一條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路。
(作者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