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將面對“新高考”。4月12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湖南新高考實施“3+3”制度,文理不分科,外語可考兩次;高校在錄取時,將依據考生語、數、外全國統考成績和自主選擇的三門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學生。 (4月13日 《長沙晚報》)
過去,我們看待高考,很多人將視點集中在了公平上。因為,在中國,高考是一個重要的人才選拔渠道,考試可能關系到個體的一生。所以,一切以考分為基準,是維護公平的體現。也正是在這樣的普遍認知下,如果哪個地方出現高考舞弊,那就會觸動人們的敏感神經,也一定會引起媒體和輿論的集中轟炸。
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也發現現行高考存在的弊病似乎越來越明顯。比如,有人就說,現在教育出來的孩子就像工廠里的乒乓球,每一個都一樣。這樣的話雖然有點偏頗,但確實存在反思面。前些年,包括教育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內的社會諸方面都呼吁高考改革。這個話題也一直是近幾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當然,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高考改革也是國之大事。
我記得,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頒布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從目前來看,《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是國務院《意見》精神的具體落實。湖南這個改革方案給我的感覺是,以后的高考不僅注重公平,而且會注重個性。高考在從注重整體公平向注重科學公平的方向上轉變。
所謂整體公平,就是說同臺競技,不論性別和愛好,大家考的都一樣。所謂科學公平就是說,在公平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教育的個性化發展,給孩子更多的人生規劃空間和自主選擇權。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具備科學公平的影子,因為它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賦予更多選擇權,這一點非常重要。一方面,高考過來人都深有體會,不少學生存在偏科的問題,因為對某一科不感興趣,導致分科時選文選理左右為難,老師沒少操心,學生自己更是遭罪。而新高考“語數外+6選3”的學考模式則能次優性地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方面,賦予選擇權對于高中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成長歷練。正因為高考科目選擇重要,需要慎重,這才更能讓孩子學會獨立選擇。而今,很多大學生存在選擇恐慌癥的問題,我以為正是因為一直以來,他們缺乏獨立選擇的經歷。這恰恰也是“成年未成人”的體現。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