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作出的科學預言。160多年來,社會主義運動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的輝煌,也陷入過蘇東劇變的低潮;西方資本主義經歷了多次重大危機,但在經濟、科技等領域仍然保持著強勢地位。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兩個必然”?這不僅攸關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而且攸關我們能否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新的時代條件下必須解答好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金融資本的全面壟斷加速了資本主義衰落
金融資本是在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形成的一種資本形態。二戰以后,資本主義由國家壟斷加速向國際金融資本壟斷過渡。這在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的同時,也在更大范圍實現了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進一步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
有關研究數據顯示,美國金融行業在2004年所“創造”的利潤占到了美國所有國內企業利潤的40%左右,40年間這一比重提高了19倍,取代實體經濟成為主導產業。其結果是經濟結構失衡、經濟增長乏力甚至衰退,這深刻體現了當代資本主義的腐朽性和寄生性。與此同時,在新自由主義的資本效率優先政策主導下,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美國普通勞動者家庭的收入沒有明顯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收入增長了4倍,最富有的5%左右的美國人擁有全國70%左右的財富,這一時期被稱為兩百多年來“最糟糕的時期”。
在金融資本的滲透和支配下,西方民主制度被金錢所“綁架”,掌握大量金錢的財團壟斷了后臺政治,使得本來就有局限性的資產階級民主陷入更深的困境。2008年從美國起源而后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金融資本全面壟斷的結果。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遭遇的最為嚴重的經濟災難,它再次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宣告了以推行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為核心內容的新自由主義神話的破滅,加速了資本主義的衰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顯示了社會主義優越性
發展才是硬道理。能不能創造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主義制度是否具有優越性的重要標志。上世紀90年代蘇東劇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沒有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站在時代前沿,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沖破僵化封閉模式的束縛,創造性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同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贏得了比較優勢,使社會主義在占世界人口近20%的中國呈現蓬勃生機。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曾刊文說,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騰飛,是自英國工業革命在18世紀末開始后世界見證過的最令人驚奇的經濟變革,世界正越來越多地被中國改變。
在堅定“三個自信”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總的歷史趨勢。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主義將與資本主義在對立中共存、在相互借鑒中發展。
經過500多年的發展,資本主義已進入“晚期”。由于具有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它逐步喪失了存在的歷史必然性,正在走向終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沒有任何新的發展可能性了。馬克思對“兩個必然”的重要說明是:“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眹H金融危機加劇了資本主義的頹勢,但由于先行完成工業化和在科學技術領域領先等原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仍將在較長時期保持強勢地位,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關系中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與此同時,它們不會改變以軍事威脅、和平演變等方式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滲透、遏制和顛覆的政策。對此,我們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體現了社會主義在曲折中向前發展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還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等新情況新問題,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能否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保持和擴大對資本主義的比較優勢,對我們是一個新的巨大挑戰。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歷史趨勢歸根結底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造就的。只要我們科學認識和把握“兩個必然”的歷史大趨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經受住種種考驗,持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逐步改變國際競爭的力量對比格局、深刻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在趕上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同時引領時代發展。
(作者為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