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墻”下只取不捐,這是廈門“愛心墻”的最新規則。如此一來,受捐者能夠有尊嚴地拿走衣物,輪渡地下通道的秩序也不會因此出現混亂。近日,廈門鷺江街道牽頭舉辦了一個關于“愛心墻”的座談會,工商、公安、城管部門以及當地多家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會議,針對愛心墻何去何從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2月18日《海西晨報》)
微信不微,去年底的時候,一則異國見聞刷爆了朋友圈:為幫流浪漢度過寒冬,伊朗多地居民發起“愛心墻”活動,把不需要的衣物掛到街邊墻壁上,讓有需要者自行取走,使得一面面冰冷墻壁變成了分享愛心的渠道。見賢思齊之下,國內許多城市很快也出現了“愛心墻”,并經媒體報道產生了不小的轟動效應。
一面墻壁,幾個衣架或掛鉤,再掛出一些市民捐出的衣褲和其他物品。“愛心墻”雖然簡單,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獨特行善魅力:捐助者皆為自覺自愿,絕無被動性的指令和干預;而受助者除了隨意挑選自己中意的衣物,還避免了與捐助者碰面的尷尬,自尊心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可以說,“愛心墻”帶來的新聞轟動,不僅僅緣于它的方式創新,更來自這種助人之道的人性溫暖。
“愛心墻”好比一個呱呱墜地的初生嬰兒,人們當然期待著,它不會是曇花一現的短暫轟動。而事實上,這樣的擔憂并非憑空而來。央視新聞頻道記者就直言,他們之所以選擇到廈門采訪“愛心墻”,是因為“廈門有些不同”:國內其他城市的“愛心墻”,冒出不久之后,大都難以為繼;而廈門則是少有的政府參與引導,民間官方共同探索的案例,他們也想看看廈門能否探索出一條可行的出路。
的確,“要轟動更要聯動”,我看這便是目前廈門“愛心墻”有別于人的一個突出“不同點”。一般來說,包括“愛心墻”發源之地的伊朗,都只將其作為一種純民間、純自發的行善舉動。所以,鑒于個體運作的條件所限和考慮欠周,有些“后遺癥”就未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化解。比如,“愛心墻”設置的選擇與許可,以及“愛心墻”邊又捐又取又圍觀導致的通行受阻等。而這種種,或許正是讓一些城市“愛心墻”,變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主因。
“愛心墻”下的只取不捐,這是廈門有關部門和民間公益組織坐在一起,各抒己見、共同商討后,實施的一項維護和確保“愛心墻”走得更遠的應對策略。人們不禁要問,這座城市為何會如此“興師動眾”地對待這種小事?依我之見,這就體現了當地創新社會管理的“接地氣”思維——對于有著較好群眾基礎和民意認同的新生事物,理當想方設法地多試多闖,而不是眼開眼閉地任其自生自滅。
“愛心墻”要轟動更要聯動,廈門的實踐,盡管還屬初嘗乍試,但卻足以給人啟迪和借鑒。媒體報道稱,對于“愛心墻”的更好運作,除了捐和取的分開操作,廈門還想到了如何做好衣物消毒、設立街頭“愛心亭”、超市“愛心柜”、小區“愛心角”等的更多形式。有些真心而為,何愁“愛心”式微!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