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騰訊與美國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兩家正式合作,騰訊成為ESPN在國內的獨家內容合作伙伴。
這是騰訊繼獲得美職籃(NBA)聯賽數字媒體獨家轉播權之后的又一重磅商業舉措。騰訊表示,將給廣大的中國體育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優質海外賽事內容。對ESPN這樣的老牌體育轉播商而言,騰訊所具備的強大社交屬性和在體育報道方面的專業性,是他們愿意合作的主要原因。
不單單是騰訊,在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圍繞體育賽事版權進行了激烈的爭奪,而正是體育媒體的勃興和強勢介入為中國體育,特別是職業體育提供了做大做強的歷史機遇,也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空間。
從一些知名職業賽事(比如NBA)轉播權銷售案例來看,巨額版權費是幫助俱樂部維持盈利狀態的重要保障,也是支付運動員薪水的重要來源,在業界,一直有“轉播費就是福利底線”一說。從這個意義上看,中超聯賽、中職籃(CBA)俱樂部長期以來經營困難,與轉播權一直無法實現真正的市場價值有直接關系。在冬季的足球轉會市場,底氣十足的中超俱樂部越發多了起來,這很難說與80億元的轉播費沒有關系。
轉播“蛋糕”十分誘人,但也不是隨便就能做出來的。目前中國涉足體育轉播的媒體或處于創業爬坡階段,或正在面臨艱難的市場化轉型,對于如何制作出讓消費者樂意買單的體育節目,可以說并不具備太多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換句話說,如何將單一的賽事呈現轉化成附加價值豐富的賽事產品,考驗著體育媒體的“變現”能力。
正如騰訊體育資訊部商務合作及市場總經理謝岳峰所說:“與ESPN合作,是向好廚師學習做菜的能力。”圍繞賽事版權的爭奪還將持續,但騰訊引入ESPN也為市場釋放了新的信號:拿到不等于用好,體育賽事轉播需要“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