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塊錢的磨損費雖然錢不多,但這種師出無名、隨意設定的收費項目,給人留下謀利不厭其小的印象,嚴重損害公眾對公益性企業的信任。
手中的公交卡“完好無損”,想退還押金卻被告知要扣“磨損費”,30元押金有的早被扣完了。在南京等一些城市,帶有公共服務性質的公交卡企業打著折舊費、維護費、磨損費等各種名目變相收費,蠶食公交卡押金,讓押金“有去無回”。
針對市民的質疑,南京市民卡的發卡公司回應稱,卡沒有磨損也要收“磨損費”,是為了防止市民隨意退卡,如果無條件退卡,會造成大量舊卡積壓。
這樣的解釋,顯然無法令人信服:辦卡退卡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經濟成本,如果不是確有需要,很少有人愿意經常去難找的網點辦理退卡。說白了,公交卡公司收了押金,已經當成了自己的一項固定收入,也許根本就沒有打算退。而大部分人也不會去較真兒,所以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但這真不是個小問題,需要去較這個真兒。
首先,從數量上說,雖然每張卡30元押金,放在每個人身上不算多,但一個城市辦公交卡的人數以百萬計,加起來就不是小數目了。這么一大筆錢,是用在了公共交通事業上,還是被少數人挪用私分了,應該有個交代。實際上,早有人對數量巨大的公交卡押金進行追問,有些地方也給出了回應和解釋。
其次,公交企業是公共服務部門,享受公共財政補貼,帶有公益性質,所以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價格必須公開透明,依法要經過聽證程序,接受公眾監督。按照法律規定,公共服務收費必須于法有據,經過價格部門批準,而在很多地方,只對公交卡的工本費、押金等做了規定,卻沒有所謂磨損費這一項,“一個月損耗一塊錢”更是拍腦袋的土政策,有亂收費之嫌。
即便是公交卡運營公司存在成本壓力,或者為了防止市民惡意退卡,確實需要收取所謂“磨損費”,也應該在企業運營情況信息中明確公示,向市民講清楚,還要經過詳細調研,嚴格論證,讓消費者判斷這項收費是否合理。不能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打著押金的旗號,搞額外的收費。
對于公共交通等公益性事業,為了保障安全和秩序,有時候確實需要一定程度的“壟斷”,由符合條件有資質的企業來運營。也正因為如此,這類企業更應該堅持公開透明,定價和收費要保障公眾參與,接受公眾監督。二三十塊錢的磨損費雖然錢不多,但這種師出無名、隨意設定的收費項目,給人留下謀利不厭其小的印象,嚴重損害公眾對公益性企業的信任。
如果收磨損費確實為了彌補公交卡成本的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企業收支詳情,用數據說服消費者支付更多成本,而不是偷偷侵吞本應該退的押金。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