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國,并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
紀念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而舉行的70周年慶典,既是俄羅斯民族的節日,更是全世界珍愛和平的人們的盛會。在那場決定未來世界命運的世紀鏖戰中,蘇聯人民贏得了悲壯的慘勝。也是這一場戰爭,徹底地扭轉了和法西斯戰爭的不利局面,從而一錘定音,開辟出通往勝利的道路。
從戰略格局來看,偉大的衛國戰爭延續到二戰結束之勝利果實,都實實在在地影響著現在的人們。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金融布局,到中東地緣政治的敲定,再到歐洲從零散到整體的發展脈絡,都是二戰成果的不斷演繹版本。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人們在戰爭瓦礫中不斷搭建著對新社會的憧憬。和平所帶來的數十年世界發展大格局,也將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的時刻中進入到一個節點的思考時刻。
對于和平的這種思考,是每個國家都需要做的基本功課,中國也不例外。至1840年鴉片戰爭以降,中國遭遇到世所罕見的外族入侵和內部動蕩。和很多國家一樣,中國人民也正是在血與火的搏殺中,贏得了和平的寶貴,也獲得了民族的獨立。習近平主席說“中國人民深知,和平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重要。”對于和平的共同期盼,對于發展的共同舉力,也正是習近平主席出席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了珍愛和平,我們警醒地回首戰爭。然而,國家發展的差異化,卻延伸出對和平發展的“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觀點。對于這次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一些西方國家領導人卻用意識形態的態度來進行冷處理。帶著某種偏見來甄別盟友和敵對,這種冷戰思維,卻又倒退回二戰之后的“副產品”模式中去。
誤解產生敵人,交流產生朋友。深入了解二戰歷史的人都應該清楚,正是陷入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陷阱、正是民族之間的眥睚、正是國家主義的單邊行動,才讓大半個地球陷入到二戰的火藥桶中。而中國古代智慧中“兩國相交,和為貴”的思維,用前人的辦法來解決現代的問題。當然,這需要誠意、耐心和實力。
20世紀是戰爭的世紀,而21世紀是發展的世紀。在這個世紀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存在多極制衡,卻也展現著合作共贏的契機。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行,不僅有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的內容,還將出訪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國。和俄羅斯一樣,這些國家都屬于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沿線國,同時也是歐亞經濟聯盟主要成員國。習近平主席的這次出訪,在收獲和平共同意識的同時,也將在經濟發展方面獲得更多共贏。
出席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以及和俄羅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設想、共談和白俄羅斯的大型投資合作項目、和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發展戰略對接……習近平主席的此次歐亞之行,意義可謂重大。它在于崇尚和平的力量之中,又承接了發展的共同價值觀。再回看人類的現代文明,大批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戰爭的痕跡。而更長久遠的發展,就是共同維護和平成果。用和平發展的思維來延續二戰勝利成果,再用追求道義和利益的高度來享受和平,這不啻為未來人類數十年的發展大方向。(謝偉鋒)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