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們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找不到他們。對于游手好閑的孩子,我們當然要關上側門,但對于有創新和冒險精神的孩子,不妨永遠讓家中的正門敞開
洛杉磯攝影師達蒙·卡薩瑞茲最近跑遍7個州中的14個城市,拍下“啃老族”在父母家中的狀態。美國媒體用“震撼人心”來形容這組照片,身處其中的年輕人看起來如此抑郁、頹廢、迷茫,以至于有人指出,他們正在顛覆“美國精神”。事實上,這的確是一種現象。雖然這在美國仍然是一件“相當丟臉”的事,但已經有1/5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與父母同住。
到現在為止,全世界都認為推動家庭給年輕人“斷奶”,是消滅啃老族的主要手段,但一向視獨立與自由為信條的美國年輕人的加入,給這個全球通病提供了新的觀察角度。許多經濟學家認識到,“啃老”可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年輕人失業或就業不足才是這一現象的根源。如今,世界面臨著國際勞工組織所謂的“失去的一代”,全球有7500萬年輕人正在找工作,占到了總數的6%,預計2018年全球年輕人失業率將達13%。而《經濟學人》雜志的計算結果更令人咂舌,2.9億年輕人沒有工作也沒有上學,差不多是全球年輕人的1/4。
全球決策者都在千方百計地創造工作崗位,為何卻收效甚微?經合組織的一份智庫報告中提醒,不是他們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找不到他們。全球年輕人正在集體抵制那種年輕吃苦、年長安逸的工作理念,渴望開發新的工作形式,同時也在逃避笨重不可持續的福利體制。
學者不斷發出警告,老一代的“既得利益者”將使這個等級分明的社會愈發僵化、 保守。日本年輕人重幸在《代際間不平等的真相》一書中,點出了一系列現實:公司會雇傭年輕人從事報酬低廉、前途渺茫的工作,企業前輩們總把安逸舒適的工作留給自己;退休福利體系明顯向老一代傾斜,支出過多、資金短缺,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繳納養老金;教育投入和育兒投入遠遠趕不上對養老產業的預算投入……隨著全球普遍步入老齡化,“銀發民主”的趨勢愈發明顯,在一系列后果中,專屬年輕人的顛覆性創新萎靡不振最令人擔憂。
《衛報》曾經報道過成功在家創業的幾位英國“90后”。他們的創業成本并不高,初期只需要電腦、網線,瘋狂的點子才是關鍵,同時也得益于家庭的生活資助、長輩的理解支持。也許,現在該對“啃老族”做一次精準的切割,特別是拿出勇氣信賴年輕人。別忘了,許多偉大的公司,創辦者都是當時的“90后”。“失去的一代”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曾在世界歷史的各個階段出現,最終總會隨著一個新的時代強勢歸來。對于游手好閑的孩子,我們當然要關上側門,但對于有創新和冒險精神的孩子,不妨永遠讓家中的正門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