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發現大壩的質量問題,多次反映卻無人理睬。工程原計劃投資900萬,最后縮水成100余萬。事后項目負責人獲刑,但縣領導無人擔責。凡此種種,值得深思。
應該說,這是一條舊聞。但也正因為歲月拉開了距離,使我們可以平心靜氣來思考其中的問題。
發生在2010年8月的舟曲泥石流,奪去了1700多條生命。這固然是天災,但現在看來,也有人禍的影子。此前已修成的4道大壩,不但沒能分解泥石流的沖擊力,反而帶來更大的災難。原因就在于大壩質量不過關,修成了豆腐渣。如果大壩強有力,雖不能完全避免泥石流的禍害,但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弱。
應當說,修大壩的決策是具有前瞻性的。遺憾的是,實施這一決策,卻走樣變形。京華時報記者的采訪,還原了其建成前后的種種問題。大壩內部填的是沙礫殘體,徒手即可抽石。群眾發現大壩的質量問題,多次反映卻無人理睬。工程原計劃投資900萬,最后縮水成100余萬。事后項目負責人獲刑,但縣領導無人擔責。凡此種種,值得深思。
盡管泥石流后,又新修了大壩,事情也過去了幾年,但顯然,背后的問題并沒有受到真正重視和解決。也許,再來一次泥石流,這新修大壩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但是,如果不正視那4道豆腐渣大壩背后的問題實質,其深刻教訓不能為當地和其他地方、領域所汲取,就必定會以另一種形態重演。
問題的實質是什么?就在于工程質量的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以及最后的驗收,幾道程序和制度都形同虛設,讓這樣一個豆腐渣工程輕易過關。他們為什么不履行責任?我們又該如何防范豆腐渣工程再出現?
在一些地方的工程建設中,也會出現投資縮水的情況。從900萬縮成100余萬之類的事情,并非僅舟曲這一特例。為什么縮水?這個原因值得深究。事實上,要保證質量,資金充足是前提。資金的縮水,必然導致施工的缺斤短兩、摻假兌水。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一塊錢要干成十塊錢的事,這在實踐中決不可能。資金不足又要求高質量,恐怕監督起來也會底氣不足。
任何一個豆腐渣工程的背后,都有腐敗的魅影出沒。
在不少工程中,一些款項之所以縮水,就在于有的層層轉包,有的層層扒皮。落到最后實際干活的人手里,要保質保量恐怕就得倒貼。一些工程之所以監理、驗收都形同虛設,就在于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寧波奉化的樓碎碎,建成僅20年就粉碎性坍塌,內在腐敗肌理應無二致。
舟曲泥石流,是全國人民的心頭之痛。人們以“甘之南,國有殤”來描述13億人的傷緒。盡管已過去數年,但其影響仍然在國民心中揮之難去。今天,在這個豆腐渣工程問題公之于眾的時候,當地有關部門只有正視問題實質,總結經驗教訓,方能不負億萬民眾的關切與期待,也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責任編輯:年巍)